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新闻    媒体    新闻业    报业    社交媒体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1,711H指数:22北大核心: 206 CSSCI: 141 CSCD: 1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
1
《国际新闻界》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丁未  出版年:2009
2009年深圳大学"创新团队"项目(09TDCX08)
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对赋权理论、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赋权天然地具有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怀、对小团体沟通的重视并有着强烈的社会实践性。随着新媒介技术在社会各阶层的迅速扩散,新媒体与赋权的研究,尤其是西方情境式研究取向,对...
关键词:赋权 新媒体 实践性  情境式研究  
新闻算法推荐的信息可见性、用户主动性与信息茧房效应:算法与用户互动的视角
2
《新闻大学》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杨洸 佘佳玲  出版年:2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闻信息平台个性化推荐的用户认知、使用和社会影响研究”(19YJC860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算法已成为当今数字媒体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新闻推荐平台借助算法技术连接人与信息,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本研究基于算法和用户互动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新闻算法推荐平台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算法推荐的信息可见性、...
关键词:新闻算法  新闻价值 主动使用  算法认知  信息茧房  
媒介环境学辨析
3
《国际新闻界》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何道宽  出版年:2007
本文评介了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的一些重要命题,并阐述了媒介环境学与媒介生态学的区别,同时检讨中国学者对所谓“技术决定论”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泛技术论  泛环境论  技术/文化共生论  
谣言一定是洪水猛兽吗?——基于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反思
4
《国际新闻界》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周裕琼  出版年:2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07CXW012);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深圳城市网络社会管理与引导的政策与策略研究"
作为一种公认的"有害信息",谣言的本质、社会心理根源以及传播规律一直未能得到中国学术界客观全面的考察与评价。在国内外(主要是国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笔者近期所做的一系列实证研究,本文尝试着对谣言的性质以及互联网给谣...
关键词:谣言 互联网  家乐福 艾滋  奥运
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
5
《当代传播》深圳大学传播系 周裕琼  出版年:2006
引言 上世纪末,“数字化之父”Negropante指出,互联网能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本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Bimber证明,网络讨论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过去1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印证了两位学者的观察。...
关键词:意见领袖 网络世界 网络论坛  网友 政治参与度 互联网  网络讨论  媒体权利 百花齐放  网络环境  
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
6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丁未  出版年:2006
文章以中国第一门户网站新浪网的博客排行榜为个案,从目前的博客传播实践中发现:在现实社会资源分配与媒体市场赢利模式下,博客作为公共平台所呈现的话语权分配格局与大众传媒的同构性,并对这一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话语权 博客传播 公共平台 草根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
7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何道宽  出版年:2006
近年来,中国传播学界思考传播学的危机、范式内容和学派,检讨北美主流经验主义学派的不足,认真研究正在崛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本文论述媒介环境学问鼎传播学主流学派的势头,回顾国内学界对该学派的认识过程,主张深化对这个学...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学派 传播学
失守的边界——对我国记者诠释社群话语变迁的分析
8
《国际新闻界》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尹连根 王海燕  出版年:2018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6YJA860009)"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理解新媒体对当下我国新闻业的冲击?学界路径不一,众说纷纭。为置啄其中,本文依托于对现有文献以及2015-2017年间所进行的记者访谈材料的分析,以边界工作为理论框架来论述新闻边界的失守,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记者诠释社群的...
关键词:边界工作  新闻专业主义 去专业化  新媒体 数字化  诠释社群  
情动转向:后批评时代电影理论建设的一种可能
9
《当代电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战迪  出版年:2020
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2018WCXTD015)阶段性成果。
"情动理论"繁荣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人文学术领域,此前经由斯宾诺莎、德勒兹、马苏米等学者的接力性阐释,逐渐释放出其文化批评的理论光芒。作为对笛卡尔时代身心二元论的反驳,"情动理论"强调身体间主动与被动的接触过程所产生...
关键词:情动 电影批评 后批评  情感深度  亲生命性  
在路上:手机与农民工自主性的获得——以西部双峰村农民工求职经历为个案
1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丁未 宋晨  出版年:2010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大基地项目"媒介生态与社区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6JDXM86001)的研究成果
本文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口述史的叙事法,讲述了中国西部贫困地区一个乡村的村民打工求职途中的经历。本文试图从这些活生生的个案中透视新媒介技术(手机)在农民工赋权——个体自主性的获得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技术背后折射出的中...
关键词:农民工 手机 自主性 赋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