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骨骼肌    运动员    有氧运动    大鼠骨骼肌    青少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664H指数:27WOS: 37 EI: 15 北大核心: 916 CSSCI: 317 CSCD: 47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
1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科研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 邹军 章岚 任弘 王国祥 卜淑敏 王勇  出版年:201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已被医学界所认可,但是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案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的组织下,我们邀请多名运动与骨代谢领域的专家...
关键词:运动  骨质疏松 运动处方 专家共识  
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
2
《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天津民航学院 张力为 林岭 赵福兰  出版年:2006
2006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疲劳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之间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心理疲劳的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指出外源性的训练因素和管理因素是...
关键词:心理疲劳 心理耗竭 运动员  教练员 心理负荷 生理负荷 训练负荷  
模拟高原训练的新发展——从HiLo到HiHiLo
3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胡扬  出版年:2005
关键词:运动能力  运动员 模拟高原训练 体育科学 运动生理学 有效途径  角度  相关研究  效果  综述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及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
4
《中华骨科杂志》北京市第二医院骨科;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赵志宏 王锐 国宇 王恺 蒋毅 周敬滨  出版年:201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18岁以上人群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骨质疏松症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地区18岁以上常住人口,自行制定问卷(患病状况和可能影响因素)...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  骨质疏松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身体质量指数作为肥胖筛查标准的判别准确性评价
5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李红娟 杨柳 张楠  出版年:20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K62B04;2012BAK21B01)
目的以WHO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作为"金标准",对中国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BMI)肥胖判定标准的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等进行评价,并探讨BMI作为体脂率是否超标的指征的诊断性能及适宜的截断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8...
关键词:身体质量指数 体脂率 肥胖 筛检试验评价  ROC分析
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
6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法国运动生物机理校际实验室;奥克兰科技大学新西兰运动表现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体育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武汉体育学院足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美国怀俄明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能康复中心;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英国爱丁堡大学;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清华大学男子篮球队 黎涌明 韩甲 张青山 王培林 徐飞 于洪军 陈亮 王雪强 王然 刘天彪 李斐 刘鸿优 杨贤罡 陈超 尹晓峰 曹晓东 易清 王丹 孙宇亮 朱文斐 戴伯颐 黄展煜 王雄 任满迎 邱俊强 李海鹏 何卫 王富百慧 姜自立 傅维杰 赵翔 顾耀东 孙君志 张雷 徐金成 晏冰 资薇 毕晓婷 温泉 杨东汉  出版年:2020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TP2017063)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 竞技体育 国际化  科学化  青年体育学者  学科发展  
运动延缓衰老的可能机理:活性氧生成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的作用
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蒋春笋 荣小辉 时庆德 聂金雷 张勇 陈佺  出版年:2002
天津市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共同资助
目的 :以游泳训练为有氧运动模型 ,观察运动对衰老大鼠肝脏线粒体活性氧 (ROS)产生的影响及ROS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 (MPT)的作用 ,以探讨运动延缓衰老的线粒体膜分子机理。方法 :1 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
关键词:肝脏线粒体  活性氧 丙二醛 膜通透性转换  衰老 运动延缓衰老  
运动性贫血机理和防治的研究及探讨
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武汉体育学院 赵杰修 田野 曹建民 金丽 谢敏豪 满君  出版年:2004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 (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2 70 6 4 2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 0 0 2BA90 4B0 4 - 4)
关键词:运动性贫血 发病机制 运动医学  膳食结构 自由基 血红蛋白
连续运动后延迟性肌肉损伤的适应性研究
9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田野 马鹏鹏 郭时杰 满君  出版年:200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 :2 0 0 0 0 0 43 0 3 )
采用人体和动物实验观察延迟性肌肉损伤对连续运动的适应性变化。人体研究发现 ,体育系男性大学生一次性运动后即刻身体疲劳感觉 (RPE)达峰值 ,以后逐渐恢复 ;肌肉酸痛感觉、血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和肌红蛋白 (Mb)含...
关键词:连续运动  延迟性肌肉损伤  适应性 身体疲劳感觉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心理学研究的七个方向:以运动性心理疲劳为例
10
《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张力为  出版年:2010
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包含概念解构、测量方法、群体差异、相关因素、作用功能、发生机制和行为控制7大方向的系统工程。尝试以这7大方向作为研究框架,探讨运动性心理疲劳的8个具体研究问题:1)如何有效区分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
关键词:心理疲劳 脑力疲劳 身体疲劳 运动员  教练员  自我控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