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流动儿童    分格    结构方程模型    高校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824H指数:15WOS: 1 EI: 1 北大核心: 20 CSSCI: 23 CSCD: 7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范兴华 方晓义 刘勤学 刘杨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流动儿童的社会处境;心理发展状况及需求的研究"(05JJDXLX163);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人格适应问题研究"(XJK06BXL002)
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五省2134名农村籍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一般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留守与流动对农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
关键词: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一般儿童  社会适应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2
《心理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蔺秀云 方晓义 刘杨 兰菁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147);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京流动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BAA08004)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所感受到的歧视对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从公立学校选取525名北京儿童、从流动儿童主要来源地的农村选取568名农村...
关键词:流动儿童 歧视知觉 心理健康水平 应对方式  自尊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李芷若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流动儿童的社会处境;心理发展状况及需求的研究"(05JJDXLX163);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京流动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BAA08004)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当地儿童及流动儿童主要来源省份的568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其与教育安置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北京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社会文化及心理适应不...
关键词:流动儿童 城市适应现状  教育安置方式  
北京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及对孤独感的影响
4
《应用心理学》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胡宁 方晓义 蔺秀云 刘杨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
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北京儿童和56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考察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流动性和住房流动性偏高,而学校流动性相对偏低;(2)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流...
关键词:流动儿童 流动性 社交焦虑 孤独感
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5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蔺秀云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项目(BAA0800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BdSH051)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变化特点及其动态关系,本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法从5所北京市公立学校和1所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追踪时回收有效数据68...
关键词:流动儿童 压力应对方式 抑郁感  社交焦虑 追踪研究  
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
6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侯舒艨 袁晓娇 刘杨 蔺秀云 方晓义  出版年:2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16);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项目(BAA0800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BdSH051)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孤独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社会支持、歧视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歧视知觉和社会...
关键词:流动儿童 孤独感 歧视知觉 社会支持
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7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田芊 邓士昌  出版年:201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6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完美主义和唤起性、回避性两类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完美...
关键词:积极完美  自我效能 唤起 回避 拖延 中介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情绪智力的作用
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王玉梅  出版年:2010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在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作用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均呈显著负相关(r=-0.33...
关键词: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大学生
心理控制源在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唤起性、回避性两类拖延行为中的不同中介作用
9
《心理科学》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田芊 邓士昌  出版年:2011
拖延行为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以62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时间管理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唤起性、回避性2类拖延行为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唤起性拖延,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型有负向直接影响,而机遇控...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 心理控制源 唤起 回避 拖延 中介  
流动儿童歧视、社会身份冲突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10
《人口与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刘杨 方晓义 戴哲茹 王玉梅  出版年:2012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研究>(09BdSH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心理发展状况及需求的研究>(05JJDXLX16)的支持
采取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城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二所公立学校选取小五-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415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社会身份冲突问卷、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歧视、社会身份冲突、城市适应三者的关系。歧视会负向影响流动儿...
关键词:流动儿童 歧视 社会身份冲突  城市适应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