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开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诗歌    文学    故事    叙事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16,822H指数:37北大核心: 3,045 CSSCI: 3,349 RDFYBKZL: 36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
1
《语文建设》南开大学中文系 邢公畹  出版年:1997
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邢公畹近些年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种“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式。这种句式现代汉语语法上是有的,但是为数不多,说明这是一种说汉语的人尽量避开的句式;而眼前这种句式似乎来势很...
关键词:动宾式动词+宾语 带宾语  句式 处所词 动宾结构 《史记》  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  汉语史 汉语语法
互文性新论
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文系 李玉平  出版年:2006
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05-YW0303)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互文性现象存在。文学艺术中的互文性是产生新意、形成对话的积极互文性。互文性对于文学艺术至关重要;科学中的互文性是精确转述他人原意、独白式的消极互文性,科学对自己的过去采取与文学艺术截然不同的态度,互...
关键词:互文性 积极互文性  消极互文性  科学  
“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
3
《语文研究》南开大学中文系 马庆株  出版年:1997
藏语中亲眼见到的与不是亲眼见到的事情表示法不同,汉语中有类似现象,这都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感知有关,由此可以解释趋向动词“来/去”和含“来/去”的复合趋向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可以根据在“来/去”或者“X来/去”前动词的...
关键词:趋向动词 汉语动词 说话人 “来”  “去”  语言学  语义范畴语法  《现代汉语八百词》 是非问 马庆株  
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从相对义、绝对义谈起
4
《中国语文》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 马庆株  出版年:1998
本文从相对义、绝对义对语法的影响谈起,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主张从结构、语义和表达几方面研究汉语的聚合和组合。提出广义功能论和广义语义论,以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使汉语语法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结构主义  语法单位 基本单位  语义语法范畴 语法组合  时间词 语法意义 排列规则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文系 乔以钢  出版年:2001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
关键词: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思想内涵  中国  
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
6
《妇女研究论丛》南开大学文学院 刘钊  出版年:2004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吸收与借鉴中,中国文学批评界对女性意识的认识产生了西化与本土化两种倾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女性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生命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和审美意识是现阶段...
关键词:西化 本土化 女性意识 文学批评
“非 X 不可”格式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
7
《中国语文》南开大学文学院 洪波 董正存  出版年:2004
"非 X 不可"格式产生于先秦时期,发展至今经历了结构语法化和功能语法化。其结构语法化包括格式的凝固化、有界化和 X 的谓词化,其功能语法化起始于清代末年,而广泛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非……不可"由命题谓语语法化为表示...
关键词:“非X不可”格式  先秦时期 结构语法化  功能语法化  情态副词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8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 张薇 王红旗  出版年:2009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
关键词:网络语言 社会方言 语言研究 语言变异现象 表达功能  互联网  新闻界 教育界
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
9
《汉语学习》南开大学中文系 金昌吉  出版年:1996
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金昌吉0.引言0.1虚化(grammaticalization)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它“横跨历时和共时两个语言学上传统的领域,涉及词类转换、结构分化、重新组合等等重要的语言变化”①,是语法研究中应...
关键词:介词短语  “被”字句  现代汉语  《中国语文》  “把”字句  《普通语言学教程》 差比句 不平衡性  动词虚化 虚化过程
声音与“听觉中心主义”——三种声音景观的文化政治
10
《文艺研究》南开大学文学院 周志强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判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批评研究"(批准号:13BZW006)成果
现代声音技术以其独特而有效的编码逻辑,显示对自我意义的侵犯、渗透、改造和创生的能力。摇滚乐之物化噪音、流行音乐之人机共声与梵音音乐之去声音化,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声音文化政治的编码方式与生产机制,也显示声音技术逐渐"摆脱"其...
关键词:文化政治 听觉 主义  梵音  幻觉 编码逻辑  摇滚 光晕 邓丽君  生产机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