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朱卫嘉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成长    当代大学生    信念    世界观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6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信念的特征、作用及其形成机制新探——兼论当代大学生信念发展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朱卫嘉  出版年:200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EB030267)
信念是世界观的本质部分,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存在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信念具有坚信感、稳定性、动力性。信念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从个体的情感、兴趣与需要出发,牢固掌握科学知识,运用正确世界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信...
关键词:信念 世界观 形成机制  
德心共育,构建高校心理教育“五进”模式
2
《重庆高教》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系 朱卫嘉 邓卓明 廖桂芳 屈莲华 向守俊  出版年:2009
开展德心共育的理论研究,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德心共育的高校心理教育进军营、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进网络的“五进”模式;以德心共育为基本思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
关键词:德心共育  心理教育 “五进”模式  
整合四大体系,做好四项工作,全面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3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2011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专家论坛 2011朱卫嘉  出版年:2011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活动体系、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本文提出抓住重点做实基础性工作,针对特点做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心共育  心理成长
大学生自我中心的表现、成因及其矫正
4
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 2007朱卫嘉  出版年:2007
自我中心是阻碍大学生心理成长、影响社会适应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自我中心的矫正需运用心理学方法,也要依靠品德教育手段,将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家长学生两地书活动在帮助大学生矫正自我中心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中心 矫正  
心理辅导“四进”模式与学生心理成长
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朱卫嘉  出版年:2009
探讨心理辅导工作在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区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构建心理辅导"四进"模式及其效果。
关键词:新校区 大学生 心理辅导
不同年代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6
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 2015朱卫嘉 蒋灿 陈敏  出版年:2015
通过对90与80、70后大学生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比80、70后怀疑性更低、敢为性更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在专业成就、创造人格、成长能力方面,90后大学生明显高于80后,但却显著低于70后;在...
关键词:不同年代  大学生 个性心理特征 比较研究  
德心共育的大学生自助助人心理成长教学模式新探
7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学术交流会 2010朱卫嘉  出版年:2010
开展德心共育的理论研究,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德心共育的大学生自助助人心理成长教学新模式;坚持德心共育的基本思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助和互助为主要方式,激发了...
关键词:德心共育  大学生 自助助人心理成长  教学模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