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向守俊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理想信念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    新自由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8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和平演变新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向守俊  出版年:2009
和平演变的新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中心任务是动摇和瓦解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论武器是新自由主义;突破口是强化和膨胀人们的感官享受和物质欲望。为防止和平演变,必须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和平演变  理想信念 新自由主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信念的阶级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想品德教研室 向守俊  出版年:2008
阶级分析为人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了方法论保证。阶级的理想信念是"阶级关系人格化"的本质体现,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保护神;理想信念的阶级分析是人们增强智慧、避免上当受骗的法宝。
关键词:理想信念 阶级分析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
高校德育的重点:价值观教育
3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向守俊  出版年:2010
阐述高校德育价值观教育的功能,指出高校德育必须以价值观为重点,整合全部教学内容并努力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主宰",使其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自主地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要使这种以价值观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内化为学生心中坚定...
关键词:德育 价值观 社会经济关系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十年调查--基于重庆市某理工高校调查为例
4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 2019蒋灿 向守俊  出版年:2019
采用重庆市某高校大一新生10年(2009-2018级)的心理普查数据,纵向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发展变化情况,旨在为研判和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结果显示:近10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呈...
关键词:大一新生  心理健康 人格 纵向研究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5
《石油教育》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向守俊  出版年:2009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理想信念教育要紧密联系人民利益;理想信念教育要根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理想信念教育要塑造优良人格。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德心共育,构建高校心理教育“五进”模式
6
《重庆高教》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系 朱卫嘉 邓卓明 廖桂芳 屈莲华 向守俊  出版年:2009
开展德心共育的理论研究,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德心共育的高校心理教育进军营、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进网络的“五进”模式;以德心共育为基本思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
关键词:德心共育  心理教育 “五进”模式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道德内涵
7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向守俊 杨小蓝  出版年:2011
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质是从社会关系中获得优良个性和道德,从而对社会关系进行正确认识与处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归因于"三观"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抓好"三观"教育与理...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想道德 “三观”教育  社会关系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心理育人效应探究
8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 2019向守俊 王艳碧  出版年:2019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顺应现实需要,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重庆市高校心理育人的品牌活动。论坛坚持以德心共育为导向,问题解决为关键,情感介入为特色,坚持点面结合,知行合一,在引领学生心理成长、促进问题解决、...
关键词:成长论坛  育人 效应  特点  
中重度大学生与非中重度大学生人格差异比较
9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 2019吴俊 向守俊  出版年:2019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中重度大学生与非中重度大学生在人格特点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在16种人格因素中差异都显著,其中在稳定(d=0.93)、兴奋(d=0.53)、怀疑(d=-0.63)、忧虑(d=-0.52)、自...
关键词:中重度大学生  人格 16PF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