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线虫群落    红壤    土壤    土壤生物    蚯蚓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航空航天类    

被引量:605H指数:13WOS: 26 EI: 1 北大核心: 48 CSCD: 4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1
《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刘满强 胡锋 陈小云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01036)~~
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对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将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土...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难降解性 金属氧化物 粘土矿物 团聚体保护  土壤生物 稳定机制  
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的生态功能
2
《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陈小云 刘满强 胡锋 毛小芳 李辉信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377);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50307024)~~
从养分释放、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根系激素效应、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地上部多营养级关系及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概述了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对根际生态功能的影响,特别针对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探讨...
关键词:根际 微型土壤动物  原生动物和线虫  生态功能
化肥和有机肥长期施用对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3
《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田善义 王明伟 成艳红 陈小云 李大明 胡锋 刘满强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263;4130123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选择长期定位试验中的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及化肥有机肥配施(NPKM)4种处理,研究了长期化肥和有机肥互作对旱地红壤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施...
关键词:施肥措施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酶活性比例  生态系统功能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影响
4
《土壤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江西红壤研究所 陈小云 郭菊花 刘满强 焦加国 黄欠如 赖涛 李辉信 胡锋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36)资助
以稻田22 a施肥定位实验为样地,分别采用硫酸和盐酸加热水解两种方法,研究施肥对水稻土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混施(NP)、氮...
关键词:水稻土 土壤有机碳 活性组分 难降解性 酸解分组法  
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5
《地球科学进展》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刘满强 陈小云 郭菊花 李辉信 胡锋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土有机碳的生物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编号:40501036);"蚯蚓对农田土壤碳氮转化;平衡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编号:30370286)资助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必需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当前,比较公认的有机碳稳定机制包括选择性保存,空间不可接近性和分子交互作用。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稳定机制了解仍不完善,特别是...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生物 稳定机制  降解性 团聚体
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大明 成艳红 刘满强 秦江涛 焦加国 李辉信 胡锋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8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11和201003016);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为揭示南方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监测了双季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分别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早晚稻生...
关键词:稻田 甲烷排放 产甲烷菌 群落结构 种群数量
稻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稻茬麦田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7
《江苏农业学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污染土壤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季诗域 王旭东 石思博 陈文博 叶正钱 任泽涛 刘璋 于振文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27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D01001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水平(C)0、70%、100%,秸秆还田水平(S)0、50%、100%,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整...
关键词:水稻秸秆  稻茬麦地  土壤肥力 小麦产量  
地上部植食者褐飞虱对不同水稻品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8
《生物多样性》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刘满强 黄菁华 陈小云 王峰 葛成 苏昱 邵波 汤英 李辉信 胡锋  出版年:2009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GJ0721)
地上和地下部生物群落的交互作用对于调控陆地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栽条件下利用2×2析因设计研究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取食不同水稻品种后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侵害水稻9d后,感...
关键词:地上部和地下部  感虫/抗虫品种  线虫群落 营养类群
不同稻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和线虫群落特征的变化
9
《生物多样性》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刘雨迪 陈小云 刘满强 秦江涛 李辉信 胡锋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2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KYZ20120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
红壤地区旱地改水田后随稻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性质会发生改变,但缺乏对百年尺度内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变化的了解。本研究选取了旱改水后1yr、10yr、20yr、50yr和100yr五个时序的田块,研究了稻作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线虫群...
关键词:稻田 耕作年限  土壤微生物学性质  线虫群落
两种代表性蚯蚓对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10
《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 王笑 王帅 滕明姣 林小芬 吴迪 孙静 焦加国 刘满强 胡锋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0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不同生态型蚯蚓的取食偏好和生境有所差异,因此蚯蚓的生态型差异可能关乎其对土壤性质的不同影响;有关不同生态型蚯蚓对土壤性质尤其是微生物学性质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蚯蚓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在野外调控试验的第4年采集土壤,研究了...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 赤子爱胜蚓 威廉腔环蚓  有机物施用  土壤性质 土壤动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