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种代表性蚯蚓对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Impacts of two typical earthworm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a greenhouse vegetable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笑[1,2] 王帅[1,2] 滕明姣[1,2] 林小芬[1,2] 吴迪[1,2] 孙静[1,2] 焦加国[1,2] 刘满强[1,2] 胡锋[1,2]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南京210095 [2]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14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0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15

起止页码:5146-5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不同生态型蚯蚓的取食偏好和生境有所差异,因此蚯蚓的生态型差异可能关乎其对土壤性质的不同影响;有关不同生态型蚯蚓对土壤性质尤其是微生物学性质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蚯蚓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在野外调控试验的第4年采集土壤,研究了牛粪混施和表施处理下内层种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和表层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受到蚯蚓种类和牛粪施用方式的影响。牛粪表施时,两种蚯蚓均显著降低了菌根真菌、真菌生物量和原生动物生物量(P<0.05);牛粪混施时,不同蚯蚓的影响有所差异,威廉腔环蚓明显增加了菌根真菌、真菌生物量和放线菌生物量,而赤子爱胜蚓的作用不明显。此外,两种蚯蚓均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p H、矿质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水平,但提高幅度取决于蚯蚓种类和牛粪施用方式。冗余分析表明蚯蚓影响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团聚体稳定性、p H、速效磷、矿质氮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

关 键 词:微生物群落 赤子爱胜蚓 威廉腔环蚓  有机物施用  土壤性质 土壤动物

分 类 号:S154.3] S6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