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壮族    诗歌    生态    壮语    汉语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2,891H指数:15WOS: 3 北大核心: 654 CSSCI: 582 RDFYBKZL: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
1
《图书情报工作》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图书馆 欧阳剑 彭松林 李臻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XTQ003);广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语料可视化分析与挖掘”(项目编号:15DTQOO1)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数据是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图书馆人文数据组织与重构不但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拓展图书馆人文数据服务,可极大地促进数字人文科学的发展,也是图书馆知识型专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领...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数字人文  人文数据  数据组织 知识重构
“汉语国际教育线上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家谈
2
《语言教学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人文社会研究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巴丹 杨绪明 郑东晓 杜敏 邵明明 白乐桑 杜修平 李芳芳 汤天勇 高小平 万众 陈宏 孟凡璧 唐师瑶 史艳岚 杨一飞 朱赛萍 张海威 刘玉屏  出版年:2021
多元互动应是线上语言教学设计的重心教学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线上教学表现出与线下教学迥然不同的互动样态。线上教学面对的是无生的屏幕,缺少肢体、表情等有"温度"的表达,加之网络信号不佳、学生回应不及时等,教师常有隔靴搔痒之感...
关键词:线上教学 多元互动 线下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教学生态环境 教学模式与方法 网络信号  教学设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3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厦门大学中文系 何山燕  出版年:201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将自然话语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理论探讨、视觉应用、口语语料库建设、教学应用等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多模...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语法关系 互动与互补  
缅甸汉语教学概况
4
《世界汉语教学》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熊琦 张小克  出版年:2006
关键词:缅甸政府 汉语教学 华侨社团 私立学校  19世纪末  《千字文》 《三字经》 外国语学院  华文教育  收归国有
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生态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
5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申扶民 李玉玲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编号:10BZX081)阶段性成果
稻作文化塑造了独特的梯田景观,本文以龙脊梯田为例,从生态的视角探析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稻作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再造了真善美相统一的梯田人文自然景观,形成具有高度鉴赏价值的景观生态艺术;稻作文...
关键词:稻作文化 梯田景观  龙脊梯田 生态
文化性、地方性与现代性: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的功能与规划
6
《社会科学家》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张景霓 王佳赫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共享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2021VMZ018);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跨境民族多语种语言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以广西为例(项目编号:20JDYB24);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毛南语副词及其类型学价值(项目编号:2020KFZD07);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资助课题:现代汉语副词显赫范畴和寄生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9YIYB01)。
旅游语言景观是旅游区内公开性展示的语言符号,作为承载着地区历史文化、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经济信息的物化表征,是建构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相比于单一的文字符号,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形式更丰富、主体更多元、结构更流动,更能彰显旅游...
关键词:旅游语言景观  多模态 文化性 地方性  现代性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状与传承保护
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玉时阶 玉璐  出版年:2012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6BMZ007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80年代后,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广西...
关键词:广西  民族服饰 消失  保护传承
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
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杨宁宁  出版年:2011
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它的多元宗教尚体现出交融与和谐共生的特点,茶马古道区域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其文化呈现出相互融合的现象,区域内商品贸易的交换性和互补性,使得各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形成...
关键词:茶马古道 文化内涵 和谐共生  
“暴力美学”之辩证观
9
《哲学动态》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李启军  出版年:2012
在中国,“暴力美学”是1990年代末才出现的一个新词,在最近几年有了相当的“热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谈论暴力美学问题。怎样认识、理解和对待暴力美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问题。这就有必要对...
关键词:“暴力美学”  辩证观 美学问题 90年代  美学实践 美学理论 人性根据  负面作用
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间的理想关系及实际状况
10
《河南社会科学》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陈金文  出版年:2009
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涉及的对象基本契合。民俗学研究属于形而上,非遗保护属于形而下,二者间的理想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然而,实际状况却并远非如此。就实际状况看,非遗保护不仅未能给民俗学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反而妨碍了民俗...
关键词:非遗保护  民俗学 理想关系  实际状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