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城市    白色污染    海洋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47H指数:6北大核心: 6 CSSCI: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环境民事诉讼中“重大风险”的司法认定
1
《法律适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 于文轩 牟桐  出版年:2019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20008)的中期研究成果
现有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重大风险'司法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重大风险'意涵不明、证明标准模糊、举证责任有待明确、认...
关键词:环境民事诉讼 重大风险  认定标准  风险预防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环境保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马燕  出版年:200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立法  保护区管理 法律原则 保障机制  保护与开发  依法保护 法制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之理念溯源与实践路径
3
《法学论坛》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于文轩 胡泽弘  出版年:2021
中国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大专项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生态环境法治的重要论述》(CLS(2020)ZDAWT1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研究》(20&ZD174)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是指导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法治观、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与法制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提洪了思想根基、本土资源与全球视...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简论
4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王灿发  出版年:2016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直广受瞩目。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自...
关键词:评估研究  《环境保护法》 环境资源法 《立法法》 中国政法大学  民间机构  环境信息公开 法律实施 排污许可证制度 评估制度  
论野生动物保护法制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路
5
《东岳论丛》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于文轩  出版年:2021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研究”(20&ZD174)
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应尊重野生动物的生态属性,基于生态整体主义进路展开。为此,需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实现对野生动物的整体性保护。在生境保护方面,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性立法,确立风险预防、保护优先和持续利用三大...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生物遗传资源 生态整体主义
“双碳”背景下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法治化路径
6
《世界环境》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王雨彤  出版年:2021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挑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强化气候安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
关键词:法治化路径 协同治理 碳中和  生态文明建设 全球性挑战  联合国大会  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变化  
从金砖国家国际合作的视角看气候变化时代的中国能源法
7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曹明德 赵鑫鑫  出版年:2012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密集型农业模式使得金砖国家对于全球变暖表现得更为脆弱。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金砖国家的行动会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中国承受着国内能源短缺与国...
关键词:能源法 气候变化 金砖国家
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框架与地方实践
8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于文轩 牟桐  出版年:2021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研究(20&ZD174);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专项——重要野生植物遗传资源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19-02)。
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要素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建立公平公正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对于平衡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度重视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
关键词:生物遗传资源 获取与惠益分享 法律体系 地方实践  
臭氧污染防治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9
《世界环境》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杨程硕  出版年:2020
自2008年长三角地区初步探索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模式以来,中国在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治理方面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设立了第五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关键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区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法》 联防联控机制  区域污染 环境空气质量  点源污染 臭氧污染
论我国《民法典》的生态规范及其与环境法的协调
10
《经贸法律评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 王灿发 张天泽  出版年:2022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1AZD062)。
公法机制与私法机制的平衡与协调,是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民法典》的生态规范即以绿色原则为指导的环境法规范的入典是其一大特色,它为民事主体参与各类民事法律关系涂上了一层“经济人理性”色彩。该法典以《宪法》上的环境条...
关键词:民法典 生态规范  绿色原则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协调机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