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世界文学    文学理论    世界主义    文学研究    关系说    

研究学科:

被引量:111H指数:6北大核心: 11 CSSCI: 15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何谓世界文学?
1
《文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方维规  出版年:2017
"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换言之,没有一种说法获得普遍认同,人称世界文学"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国际论争的焦点之一,讨论还在延续。论说"世界文学"概...
关键词:“世界文学”  概念化 世界主义 全球视野  文学实践 歌德  全球化  国际论  
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2
《文化与诗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中心 王向远  出版年:2011
王向远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编号2007JJD51074)“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重要概念的起源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居宣长认为,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
关键词:日本古代文论  中比较文学  本居宣长  物哀 知物哀  
理论的批评化——在走向批评理论中重构兴辞诗学
3
《文艺争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王一川  出版年:2005
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学理...
关键词:文学理论 批评理论  诗学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忽略  互渗 范围  道理 合理性  
“Aura”和气韵——试论本雅明的美学观念与中国艺术之灵之会通
4
《文学评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李莎  出版年:2017
本文聚焦本雅明的"Aura"观念和其《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举中国古代画家之联系,从德意志观念论的直观问题钩沉"Aura"的美学肌理,揭橥本雅明的"Aura"会通于中国艺术观念"气韵"。首先,从本雅明20世纪20到...
关键词:AURA 气韵 本雅明 中国艺术
词语、对话和小说(1966)
5
《文化与诗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朱莉娅·克里斯特瓦 李万祥  出版年:2011
克里斯特瓦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文章紧紧围绕"词语、对话和小说"的主题,与巴赫金展开了广泛有效的对话,并且将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拓展至现代小说和诗歌的分析中。文章运用文学符号学理论,将对话的词语看做是...
关键词:互文性 巴赫金 词语 对话  
中文电影研究的四种范式
6
《当代电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比较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 鲁晓鹏 冯雪峰  出版年:2012
近二十年来,英文学界对中文电影(Chinesecinema)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大概可以说是对这一研究领域本身展开了自我反思。即使是在处理那些较为明显的被认为属于中文电影的作品时,也必须要思考那些看似...
关键词:电影研究 中文 范式 理论分析工具  自我反思 文学界 标志性
《图雅的婚事》:正在消失的彼岸
7
《电影艺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冯欣  出版年:2007
女性的想象和对女性的想象 在社会秩序越来越趋于严密,父性秩序愈来愈趋于牢固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一个持续把饶有意味的女性形象置于其表述核心的男性导演,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关注他。
关键词:婚事 女性形象 社会秩序 性秩序  想象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8
《民族艺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程惠哲  出版年:2005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并且与民族尊严、正治形势、社会风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四个历史阶段中艺术的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观念此消彼长的几番各领时代风骚之后,逐渐出现了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
关键词:中国  艺术理论 民族性 世界性  社会发展  大众文化
批评理论的当代意味及其内在策略
9
《文艺争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陈雪虎  出版年:2005
一般认为.文学理论往往基于理论原点,根据某种现实性进行逻辑推演,形成普适性的体系框架.而批评则是对具体现象或作品或思潮进行把握,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确定其意义,以便于形成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但在当代文艺学领域,出现了一个重...
关键词:当代文艺学 批评理论  文学理论 经典  意味 思潮 作品  根据  等级体系  现实原因  
方维规 高照成:世界文学·全球化·世界主义
10
《外语与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方维规 高照成  出版年:201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世界文学重构’中的中国话语”(项目编号:17NDJ303YB)的阶段性成果
高照成(下文简称高):方老师,据我所知,您主编的"思想与方法"丛书之一的"地方性与普世性之间的世界文学",作为2015年10月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高端国际会议的成果在国内影响颇大。能否请您谈谈当时举办以"世界文学"为主题的...
关键词:世界文学 世界主义 全球化  国际会议  普世性 地方性  北师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