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豆    套作    玉米    无机磷组分    栽培模式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4H指数:6WOS: 2 北大核心: 8 CSCD: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土壤微塑料残留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1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菁 刘欢语 郑艳 程俊 宋春  出版年:202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810626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1726)。
【目的】探明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残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对农业可持续至关重要。【方法】利用盆栽试验,通过向土壤中添加粒径为<15μm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颗粒,设置了4个微塑料添加浓...
关键词:微塑料  大豆 根系活力 光合色素 抗氧化能力
栽培模式及施肥对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毛璐 宋春 徐敏 雍太文 王小春 杨文钰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资助~~
栽培模式及施肥管理对作物吸收利用土壤磷素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探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作物根系交互作用下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变化特征,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玉米/大豆套作(M/S)、玉米单作(MM)和大豆单作(SS)3种栽培模...
关键词:套作 玉米 大豆  根际 生物量  土壤无机磷组分  磷素有效性
施磷量与施磷深度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利用率及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3
《应用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赵伟 宋春 周攀 王嘉雨 徐锋 叶芳 王小春 杨文钰  出版年:201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D03001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31771726);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28)资助~~
为充分发挥间套作种植体系磷素高效利用优势、降低土壤磷素流失,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3种施磷(P_2O_5)水平(CP:168 kg·hm^(-2);RP_1:135 kg·hm^(-2);RP_2:101 kg·hm^(-2...
关键词:施磷量 施磷深度  玉米-大豆套作  磷素利用率 吸附-解吸
羊粪-玉米秸秆高温堆肥优化配比研究
4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宋春 徐锋 赵伟 叶芳 王齐利 杨文钰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726);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28)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添加量对羊粪好氧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玉米秸秆的最佳配比。【方法】将羊粪和玉米秸秆按体积比10∶0、8∶2、6∶4、4∶6和2∶8设置5个堆肥处理,通过测定不同配比有机物料堆...
关键词:羊粪 玉米秸秆 高温堆肥 腐熟速度  
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作物根际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
5
《水土保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宋春 毛璐 徐敏 雍太文 王小春 杨文钰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
通过根箱试验比较了根系不分隔与分隔2种处理方式下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植株吸磷量。采用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根际土壤水溶性磷、NaHCO3-Po、NaHCO3-Pi、NaOH-Po、NaOH...
关键词:玉米 大豆 根际土壤 磷组分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水土保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宋春 徐敏 赵伟 徐锋 张腾 杨文钰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2ZA126)
研究了四川西南部丘陵紫色土区玉米地、油菜地、水稻田、枇杷园地、柏树林地、撂荒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仁寿县东南部为土样采集区,测定了土壤无机磷素组分、土壤磷吸附参数以及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 紫色土 无机磷组分 吸附参数  微量元素
不同玉米与大豆栽培模式的能值效益分析
7
《生态学杂志》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徐敏 宋春 陈宇亮 张腾 徐锋 赵伟 杨文钰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资助
合理的田间配置是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研究采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2∶2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1)、1∶1玉米-大豆传统套作(M/S2)、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4种栽培模式下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环境负...
关键词:能值分析 玉米-大豆套作模式  输入  产出  
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作物磷素吸收利用
8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肖霞 毛璐 宋春 徐敏 雍太文 杨文钰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169);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26020)
【目的】研究套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对土壤磷素吸收利用机制,为优化套作体系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了玉米/大豆套作(M/S)、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3种栽培模式在不施肥(CK)、施氮钾肥(...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套作 磷  竞争  互惠
浓磷酸联合过氧化氢(PHP)预处理农林废弃物用于酶水解的研究
9
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 2017王卿 沈飞  出版年:2017
农林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资源,生产生物质乙醇是资源化利用农林废弃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浓磷酸联合过氧化氢(PHP)预处理农林废弃物进行酶水解生产可发酵糖。
关键词:农林废弃物 木质纤维素 浓磷酸  过氧化氢 PHP 预处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