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施磷量与施磷深度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利用率及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Effects of phosphorus application rates and depths on P utilization and loss risk in a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伟[1] 宋春[1,2] 周攀[1] 王嘉雨[1] 徐锋[1] 叶芳[1] 王小春[2] 杨文钰[2]

ZHAO Wei;SONG Chun;ZHOU Pan;WANG Jia-yu;XU Feng;YE Fang;WANG Xiao-chun;YANG Wen-yu(Institute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 tal Sciences,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Physiology, Ecology and Cultivation in Southwest, Chengdu 611130, 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成都611130 [2]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D03001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169;31771726);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7SZ0028)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29

期  号:4

起止页码:1205-1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充分发挥间套作种植体系磷素高效利用优势、降低土壤磷素流失,采用田间试验分析了3种施磷(P_2O_5)水平(CP:168 kg·hm^(-2);RP_1:135 kg·hm^(-2);RP_2:101 kg·hm^(-2))与3个施磷深度(D_1:集中施在距离地面5 cm处;D_2:集中施在距离地面15 cm处;D_3:于距离地面5、15 cm处各施一半)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与速效磷含量、磷吸附-解吸特征,以期为优化西南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磷处理(P_0)相比,各施磷处理显著增加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相同施肥深度下,处理RP_1与CP相比,作物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植株地上部吸磷量,因此RP_1处理的磷素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CP处理.相同施磷量下,不同施磷深度间比较,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吸磷量、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以D_2处理最高.依据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可知,当施磷深度为D_2、施磷量为RP_1时,土壤对磷的固持能力最强,在降低磷素流失上表现出较强优势.因此,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适当减少磷肥施用量和加大磷肥施用深度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提高磷素利用率,减少土壤磷流失.

关 键 词:施磷量 施磷深度  玉米-大豆套作  磷素利用率 吸附-解吸

分 类 号:S513] 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