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共同体    儒家伦理    南赣    乡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9H指数:2北大核心: 8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人工智能的责任困境:以自主能动性和道德图灵测试为探讨中心
1
《山东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黄素珍  出版年:2020
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文科项目“当代西方自主性理论研究”(项目编号:A-0230-17-001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作为单纯技术工具的传统机器人不同,当今的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和高度自主系统,它们被设计成即便脱离了人的即时操作和控制,仍然能够凭借其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和推理能力继续作出合理的决策和行动,并由此被认为具有最低...
关键词:人工智能 自主能动性 道德图灵测试  责任归属与分配  描述性与规范性  
中华民族的“天下观”与“天下情怀”
2
《哲学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张自慧 闵明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5BZS034);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预研究项目“中国礼教思想史研究”(2019)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建基于中华民族“天下情怀”之上的价值观。这种“天下情怀”以“万物一体”的“天下观”为哲学之基,以“义以为上”“以德服天下”为实践理路,以“协和万邦”“万国咸宁”为价值旨归,以“精神人文主义”为核心...
关键词:天下观 天下情怀  精神人文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的根柢:儒家伦理如何为现代中国奠基——兼评陈泽环新著《儒学伦理与现代中国》
3
《云梦学刊》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张永超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伦理的现代困境及其转型路径研究”(20BZX074);河南高校人文社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西方近代启蒙自然法的道德哲学问题与伦理反思研究”(2017-zczd-001)。
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的文明根柢,尤其是回向传统重建文化的自主性、确立文化自信是目前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儒家伦理以其在传统思想的重要地位而成为首选思想资源,然而此种理路当自觉回应如下问题:第一,儒家伦理的"修己安人"与现代...
关键词:根柢 传统  儒家伦理
“易学两栖”何以可能?——以“易学类”文献为例再论四库分类中的知识谱系问题
4
《四库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张永超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知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CZX028)阶段性成果;“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易学两栖"现象是指《四库全书总目》明确将同属于"易学"的文献分归在"经部"(注重公理)和"子部"(术数类)中,由此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此种分类依据是对孔子以来由"卜筮"而"德义"易学观的自觉继承;第二,"两栖"现象...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文献分类  易学  术数
“人民至上”观与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精神契合——从历史本体论维度的思考
5
《哲学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张自慧 唐亚萍  出版年:20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5BZS034)后期成果;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先秦儒家礼乐教化的‘融通化成’模式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22BKS012)阶段性成果。
“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其滥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群众史观为什么能跨越历史时空,以“人民至上”的言说和实践方式植根于中国,而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国共产...
关键词:人民至上 政治伦理 民本 历史本体论
中国当代哲学的生产机制与运行机理探究
6
《学术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樊志辉  出版年:2023
中国当代哲学知识的生产,应当超越一般的文本分析,而进入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这就要从中国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出发,以“现代性中国问题”为焦点,将“国家理由与实践逻辑”理解为中国当代哲学的经纬,从“文教制度与个体理性”来审视中国...
关键词:中国当代哲学 国家理由  实践逻辑 文教制度  个体理性  
媒体融合视域下《纽约时报》的VR新闻经验及启示
7
《城市党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胡晓 乔佳琳  出版年:2021
本文将考察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新闻纸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及其技术路径,为国内“报纸+VR”的转型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 VR 新闻
康德的“敬重悖论”及其解决:基于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视角
8
《云南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黄素珍  出版年:2019
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文科项目“当代西方自主性理论研究”(项目号:A-0230-17-001033)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对康德实践哲学的一个传统解释,康德对道德的本质作出一个过于严格的承诺: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存在者都是普遍的、不偏不倚的,对道德法则的遵循是出于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性因素的纯粹意志动机,情感因其属于感性领域而被排除在道德考量...
关键词:康德  敬重悖论  道德心理学 认知-情感  
身份的尴尬与学术的紧张——现代文教制度中的冯友兰及其哲学
9
《孔学堂》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樊志辉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MZD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AZX012)阶段性成果。
如何在文教制度的变迁中考察冯友兰的哲学,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本文试图从文教制度变迁中冯友兰身份的尴尬处境出发,揭示冯友兰哲学中存在的思想紧张。并进而指出目前冯友兰哲学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出路。
关键词:文教制度  冯友兰 身份
儒家伦理视域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之“现代性”问题审思
10
《船山学刊》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 张自慧  出版年: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原始儒家礼乐教化和人文化成的内在机理与当代价值研究”(24BZX098);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先秦儒家礼乐教化的‘融通化成’模式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BKS012)。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培养公民健全人格等重要使命。面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浪潮,我们需要在儒家伦理视域下对其“现代性”问题进行伦理维度的审思。要警惕...
关键词:儒家伦理 教育现代化 现代性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