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明清戏曲    明清    曲论    《海上花列传》    爱物    

研究学科:

被引量:1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明清曲论“韵”范畴简论
1
《艺苑》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李晓腾  出版年:2021
“韵”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古典戏曲的典型特征。不过,“韵”范畴在戏曲理论中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于诗学、画论和乐论等领域。元代,“韵”的使用尚未脱离表音、声的字源含义;明代,“韵”作为文学批评范畴,首见于戏曲文本批评中;...
关键词:韵  范畴  明清戏曲
略论中国古典文论的民族特征
2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杨天奇  出版年:2013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国土就是他们的"世界"。然而,人们今天所使用的世界一词,最早源于佛经,出自佛教,所以世界是一个外来词汇。"世"为时间之意,"界"为空间之意,它有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在古汉语中最贴近...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 民族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爱物”、“感物”之情
3
《山西青年(下半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杨天奇  出版年:2013
透过《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对“物”的钟爱已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世说新语》中所表现出的魏晋人的“爱物”、“感物”之情,彰显了魏晋人崇尚自由,不受束缚的独特个性,这其实也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正是这种个体...
关键词:世说新语 爱物 情  
张爱玲对韩邦庆《海上花列传》所作"语内今译"的双重失当之勾考
4
第22辑同济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 2019刘真  出版年:2019
清末小说家韩邦庆作《海上花列传》,首开小说方言写作之风气,于清光绪甲午(1984)孟春出版;张爱玲为此书作详尽"释读",企图使用"国语"的手势,向自己心仪的前辈致敬。《海上花》于1926年刊行,她希冀"打捞"起她心目中的...
关键词:苏白风格化  方言写作 翻译意图  现代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