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民俗学    民俗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47H指数:8北大核心: 14 CSSCI: 1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1
《民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杨利慧  出版年:2020
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话语中,"乡村"常被视为现代性的"他者",是被动的、有待自上而下的努力去拯救的地方,其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被无视或低估。上述观念应该予以修...
关键词:社区驱动  主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高碑店  
世界的毁灭与重生:中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
2
《民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杨利慧  出版年:2018
中国灾害神话中蕴含着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对灾害的深刻记忆及其应对经验和伦理,其中既有同世界其他民族相似的情节,也有独具的母题和特点:治水、补天、射日、兄妹婚等母题表明,中国灾害神话的叙事核心并不在于强调人对神的被动服从...
关键词:自然灾害 中国神话 灾害伦理  灾害叙事  
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
3
《民族艺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万建中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专门史"(16ZDA164)阶段性成果
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过程和途径。从田野中源源不断涌现出民俗书写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成为民俗学研究占主导地位的业绩。然而,学界罕见针对目前的田野作业方式和民俗书写成果展开反思。单边主义的言说和话语遍布田野,民俗学者的...
关键词:田野作业 民俗田野  民俗志 民俗书写 单边主义
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
4
《民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杨利慧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以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的考察为中心"(项目编号:11BZW131)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伪民俗、民俗主义、民俗化等现象,学界和社会长期持批评的态度,将之与造假、腐蚀、抑制、疏离、僵化等特质相关联;也有开放而宽容的学者尝试将民俗的不同形态理解为民俗生命进化的不同阶段。这种本质主义和直线进化论的民俗生命观有...
关键词:神话 神话主义  旅游产业 循环的民俗生命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5
《民间文化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爱川纪子 沈燕  出版年:20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来确保其通过的各种努力,其间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界定与演变、相关重要会议的召开等。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起草《公约》文本...
关键词: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  “亚洲转向”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传统与日常转向——以北京生育礼俗变迁为例
6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岳永逸  出版年:2018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民间文学及民俗学研究(1937~1949)"(14BZW153)
因为科技工具的全方位莅临,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在发生着日常的革命。都市的乡土性日渐淡化,乡野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或浓或淡的都市色彩。这就要求作为现代学的民俗学要发生从守旧、回望的乡土民俗学向直面现代的都市民俗学转型。在关注都市传...
关键词:中国都市民俗学  日常生活  生育 新北京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性别平等——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相关文书的讨论
7
《民族艺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康丽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地方传说与北京精神;都市民间叙事的当代传续为生产模式研究"(14YJC751018)阶段性成果
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起草者对性别平等的认知立场迥异,导致这份2003年出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性文书出现了性别盲区,进而引发了性别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边缘化。这种背离于社区文化传承中多样、活跃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性别 性别平等 性别博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8
《民间文化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杨利慧  出版年:2016
从学术观察和反思的视角出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为立足点,我们可以对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非遗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新文化等级化的出现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非遗保护领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文化等级化  传承 创新  挑战  
“人间国宝”与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挑战
9
《民间文化论坛》韩国科学院;东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任敦姬 沈燕  出版年:2016
过去五十年,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了保护和延续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同那些最好地持有该项目的知识渊博和技艺高超的人一起被认定。后者被认定为"人间国宝",并在政府相关支持...
关键词:“人间国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挑战  
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
10
《民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康丽  出版年:2022
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是民俗学者反思民俗文化传续过程中性别制度复杂性的自觉反应。女性主义与民俗学结合的初衷,是为了弥合现有范式面对社会新变的失效。但结合之后的成果能否独立为一个分支学科,取决于中国实践者在多大程度上能通过性...
关键词:中国实践  女性经验 性别敏感  女性主义方法论  范式规则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