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疫情    传达    信息设计    媒体融合    

研究学科:轻工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5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媒体融合视角下信息设计时代特征——以新冠疫情相关信息设计为例
1
《设计》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马赈辕  出版年:2021
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媒体融合语境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教育培养探索”(项目编号:13212KY1904)阶段研究成果。
本文以疫情信息设计时代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媒体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疫情相关信息设计的时代特征,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的设计与传达。从媒体融合的视角,分析新冠疫情相关信息设计在设计端与传达端的时代新特征,阐述媒体融合促进信息...
关键词:信息设计 媒体融合 新冠疫情  传达 媒介 构成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趋势研究
2
《中国包装》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宁英吉  出版年:202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辽教科规办字[2023] 7号)“学科融合视域下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22DB222。
全媒体多样的信息来源、丰富的传播媒介、全感官的技术驱动,彻底革新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使其从平面静态转向立体灵动的表现模式,推促大众选择了一种更加直接、便捷的获得信息的方式,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走上了综合发展的趋势。文章基于宏...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发展趋势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3
《设计》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盖玉强 李铭媛  出版年:2020
2018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一般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教学建立一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要求的科学实验体系。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建立满足学校性质、适应专业需求、适合学生实践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
关键词:艺术设计 实验教学 动手实践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浅谈抽象形式下的趣味陶艺
4
《青年文学家》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系 姚曼  出版年:2013
陶艺作品所具备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人文气质开始被大家关注。抽象形式下的趣味陶艺一方面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阶段,另一方面则是时代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完美展现。
关键词:陶瓷艺术 趣味性 创作方法  抽象表现形式  釉色
传统技艺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5
《家具》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张丹 代安娜  出版年:202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JG22DB221、JG24JS013)。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为了合理保护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知识文化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探索传统技艺融入设计类人才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以系统梳理传统技艺资源、积累专业课程育人素材为基...
关键词:传统技艺  设计类专业 课程建设 路径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对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
6
《中国包装》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宁英吉  出版年:2025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辽教科规办字[2023]7号)“学科融合视域下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22DB222。
文创产品是文化艺术、科技手段与智慧创意的结合,有着极高的附加值。为了让文创产品转化出更多的市场价值,利用数字媒体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进行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简要阐述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概念以及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在此基...
关键词:数字媒体 文创产品  包装设计  
融媒路径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探索
7
《中国包装》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宁英吉  出版年:202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辽教科规办字[2023] 7号)“学科融合视域下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探索”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G22DB222。
融媒体的发展让视觉艺术的设计、传达与表现变得更加多样与丰富,也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简要阐述当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随后从设计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性策略,意在推动视觉传达专业在融...
关键词:融媒体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路径优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