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译名    性别    纯粹意识    现象学    哲学转向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4H指数:1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意识现象的双重构造——从现象学的视角看
1
《哲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李朝东 王珅  出版年:2013
人们对已知对象及未知对象的把握和探寻,其有效性和可能性都是在考察纯粹意识的哲学转向中逐步完成的。这一认知过程包括两个意识构造阶段:静态构造和发生构造;意向性作为意识与对象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以这个相互关系为起点,揭示现象学...
关键词:意识现象  现象学 构造  哲学转向 纯粹意识 认知过程  可能性  有效性
《圣经》中译与文化诠释: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2
《宗教学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陈声柏 姜宗强  出版年:2013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与边疆地区项目(批准号11XJA73000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2YJA73000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本文探讨《圣经》作为一部外来经典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上帝"与"神"的译名之争、"大鱼"、"龙"的译名问题、上帝的"性别"之争。借此说明宗教经典的翻译与其它作品翻译的不同处及特殊性,并对何种翻译才...
关键词:《圣经》中译  “译名”之争  “性别”之争  “龙”的译名  
扬雄眼中的道家思想——以《太玄》为例
3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徐贵圆  出版年:2014
《太玄》是西汉扬雄所著,它是一部形式模仿《周易》,但同时又杂揉了儒、道、阴阳三家有益思想的著作。而扬雄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则是由当时西汉晚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君王的喜好以及扬雄自身的遭遇所决定的。因此,试图从宇宙构型,"玄"—...
关键词:《太玄》 《老子》 道家思想
《圣经》中译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思考
4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陈声柏 姜宗强  出版年:2013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与边疆地区项目[批准号11XJA73000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2YJA73000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本文探讨《圣经》作为一部外来经典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例如,关于"上帝"与"神"的译名之争;关于"大鱼""龙"的译名问题;关于上帝的"性别"之争;以及关于"混沌"与创造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翻译过程...
关键词:《圣经》中译  “译名”之争  “性别”之争“龙”的译名  “混沌”与  “创造”  
休谟自由观探究
5
《商》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何翠  出版年:2014
关于自由的问题,休谟肯定存在着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定的,它是自发的而不是中立的,而且它是进行道德归责必不可少的条件,为责任找到了主体。休谟在肯定自由的同时也肯定了必然学说,其必然学说是建立在因果性之上的。他在对待自由与...
关键词:必然  自发自由  因果必然性 相容论 道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