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偏误研究    偏误    口语    汉语    教学    

研究学科:

被引量:140H指数:5北大核心: 5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
1
《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冯胜利  出版年:2006
本文首先扼要说明《汉语书面用语初编》的来历与内容,并由此入手提出汉语书面语和口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章认为,汉语书面语至少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即:表达正式的语体功能;语体典雅与词语长短的对应关...
关键词:书面语 正式语体  嵌偶词  舍偶词  当代书面古句型  
对高校师资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2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居峰  出版年:2007
教师资源作为高校的基础核心要素历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但是近年来关于高校师资管理却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本文试图在高校师资管理传统理念改变、尊重教师的憎爱分明规律、实施师资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初步探索,并提出几点认识和思...
关键词:人力资源 师资管理 人本思想 制度创新  
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思辨——兼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3
《成人教育》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居峰  出版年:2010
"终身学习"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
关键词: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教师教育
互补中的稳定与耗散中的平衡——试析“互补理论”与“耗散理论”在新时期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4
《文教资料》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王旭  出版年:2007
教师不仅是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在学术上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此推动高校的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建设的主要课题。本文运用自然科学中的“互补理...
关键词:互补  耗散 人才建设  
对外汉语词典释义原则及基本方法初探
5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朱世芳  出版年:2011
在总结对外汉语词典释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对外汉语词典释义原则进行了初步归纳,并以此为标准对三本供留学生使用的词典的释义进行了分析和考察,总结得失。
关键词:词典释义 浅显性  规范性 准确性  系统性  实用性  
西藏日喀则中小学藏族汉语教师普通话偏误研究
6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李睿 李美萍  出版年:2010
本文借用汉语第二语言习得“偏误”一词,在综述藏族汉语教师普通话研究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30名西藏日喀则中小学藏族汉语教师的普通话录音偏误,希望对该地区汉语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教学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藏族 汉语教师 普通话 偏误
高校人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7
《中国人才》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赵军武  出版年:2005
关键词:高校 人才战略  团队战略 人才管理 人事制度
高等学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初探
8
《科教文汇》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魏均  出版年:2008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成为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内容,本文从高校薪酬管理机制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薪酬管理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扩大激励机制的长...
关键词:高等学校  薪酬管理 改革  
信息技术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整合
9
《商业文化(学术版)》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罗立祥  出版年:2008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高校人事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须进行信息技术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整合。本文首先强调信息技术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整合的意义,然后总结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终阐述整合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人事管理 整合  
数词的逻辑意义与语用意义
10
《语言教学与研究》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 吴庄 戴悉心  出版年:200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级含义的实验语用学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语言学界关于数词的逻辑意义主要存在下限语义论、双边限定语义论、多义论和语义不确定论四种看法。本文通过比较各家观点发现,对数词语义的认识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学界对语境多大程度上影响真值意义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立场。数词的...
关键词:数词 真值条件意义  等级含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