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乡村    民族地区    CITESPACE    共同富裕    社会治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被引量:289H指数:7WOS: 1 北大核心: 10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内在要求及具体路径--基于高校教师的视角
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惠芳  出版年:2021
高校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办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担好新时代所赋予的育人责任和育人使命,讲好课程思政这一育人课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导...
关键词: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数字经济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雪芹 罗章松  出版年:2023
总结中国数字经济研究的发展状况,厘清中国数字经济研究成果,挖掘比较明显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研究,找出现有研究的短板,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篇名包含“数字经济”的1 339篇文献进行...
关键词:数字经济 CITESPACE 中国  数字经济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藏区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角色探析——基于青海藏区的调查
3
《青海社会科学》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徐世栋 傅利平 杨虎得  出版年:2019
青海省社科规划办课题"社会组织在青海藏区社会治理中的角色研究"(项目编号:15035);青海民族大学人文社科项目"青海藏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5XJRS07)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得以发挥。由于藏区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人文社会等特殊环境的影响,使社会组织在藏区社会治理中呈现出显性、隐性的多重...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藏族地区  
青海以国家公园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4
《生态经济》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利涛 卢艳香 朱颜 苏雪芹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研究”(17XSH0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保...
关键词: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三江源  国家公园
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究
5
《新疆社科论坛》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章松 苏雪芹  出版年:2022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期望和奋斗目标。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国情世情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既是共同富裕是必经之路,也是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农村地区是推进共同富...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农村
传承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优化研究--以青海省六个民族自治州为例
6
《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世栋  出版年:2021
青海省社科项目“以国家公园建设推进三江源地区治理创新研究”(批准号:19016)阶段性成果。
为适应民族地区特有的社会治理场域,充分发挥各供给主体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需要在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供给主体的投入,动员和引导更多适宜的供给主体参与到民...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民族地区 治理机制优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红色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商南县刘家花屋为例
7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章松 苏雪芹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青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研究”(17XSH016);青海民族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驼队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DCXM-2022-51)。
刘家花屋是商南县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以郑位三、方升普、李春银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创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以及巩固根据地东部苏区政权、发展革命武装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至深、可...
关键词: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 刘家花屋  发展路径  
“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
8
《传承》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罗章松 辛姝贤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研究”(17XSH016);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驼队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DCXM-2022-51)。
“两弹一星”工程是举国体制的重大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志气与情怀,其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
关键词:“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代  传承路径  
青海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9
《边疆经济与文化》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浩 李琼  出版年:2021
青海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崭新世界过程中积攒的丰富而又珍贵的精神财富,青海红色文化是青海各族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
关键词:青海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分析
1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章松 苏雪芹  出版年:2023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研究”(编号:17XSH016)。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至今日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如何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需要,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现状,成为“三农”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
关键词:乡村振兴  返乡就业  农村籍大学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