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现代文学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文学馆    长篇小说    文学    小说    莎士比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1,270H指数:14北大核心: 331 CSSCI: 317 RDFYBKZL: 2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世纪初中国女权启蒙中的救国女子形象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 刘慧英  出版年:2002
关键词:20世纪初  中国  女权启蒙  女子形象 妇女问题 小说 文学研究 《黄绣球》 《女子权》  《女狱花》  
原罪与救赎——读莫言长篇小说《蛙》
2
《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义勤  出版年:2010
与目前诸多“唱衰”莫言的声音不同,我一直是一个坚定的“唱多”莫言者。当然,这种“唱多”的态度不仅仅针对莫言一个人,而是他所代表的一批中国当代作家以及整个中国新时期文学。我不认同顾彬为代表的一些人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时那种否定...
关键词:莫言  长篇小说 救赎  原罪 中国当代  新时期文学 当代作家 虚无主义
“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从《狂人日记》到《酒国》
3
《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岛大学文学院 吴义勤 王金胜  出版年:2014
"吃人"由一个经验性历史事实而成为一个文化政治问题,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表征。鲁迅《狂人日记》的巨大贡献在于,它将"吃人"的观念化表达熔铸为一个重要文学命题,并形成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经典性现代认知。莫言《酒国》延续并转换...
关键词:《狂人日记》《酒国》吃人  启蒙 主体  
穆时英年谱简编
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 李今  出版年:2005
关键词:穆时英 年谱简编 《蜜蜂》 《无题》 浙江省  创刊号 上海  散文  他在  都市
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试论海派小说的精神特征
5
《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馆 李今  出版年:1999
本文从新感觉派的重写历史英雄和圣人,张爱玲塑造的城市俗人群,予且与苏青强调的“为生存而生存”的“俗人哲学”的分析入手,揭示海派作家的日常生活意识和俗人意识。他们对于现代都市新市民虽自私但独立,虽世俗又有理性,虽物化又不失...
关键词:张爱玲  施蛰存  日常生活意识  海派小说 弗洛伊德  鸠摩罗什 海派作家 精神特征  穆时英 非理性
身份政治与左派
6
《汉语言文学研究》不详;中国现代文学馆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英) 易晖(译)  出版年:2017
我的演讲要讨论一个大家意料之外的新主题。※我们已经熟悉了诸如“集体身份”“身份集团”“身份政治”或者是“种族性(ethnicity)”这类术语,以至于很难想起它们是在近时才开始成为当下政治话语词汇表或行话的一部分的。
关键词:身份政治 政治话语  族性 美国黑人  爱尔兰人 普拉  美国南方  文化多元主义 少数族裔 男人和女人  
“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
7
《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福辉  出版年:2008
正如吴福辉先生在本期《“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一文中所说:“在如今,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又一轮变动业已开始了。”综观目前许多重要文学刊物的研究动向,以及最近全国召开的一系列学术会议,都将目光集中到如何重新叙述...
关键词:文学史写作 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史  历史研究  文学史书写 现实针对性  文学刊物
我们为什么对同代人如此苛刻?——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一点思考
8
《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义勤  出版年:2009
从1949年发端的中国当代文学至今已走过了整整60年的历程,虽然政治历史的风云和意识形态的烙痕依然给中国当代文学深远的影响,但这60年的文学成就仍然令人感慨和惊叹。无论从作家队伍的阵容结构,还是从文学作品的数量与品质来看...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评价问题  作家队伍 意识形态  政治历史 文学成就 文学作品  媒体炒作
关于都市、都市文化和都市文学
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福辉  出版年:2007
文章就“都市”热点有感而发,指出中国已有的城市史知识系统不够完备,难于获取从全景出发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各方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中国都市的眼光,且不重视自下而上观看都市的角度。对于都市文化的个性,注意挖掘传统的地域意识和...
关键词:都市文化 都市文学 市民性  精英性
“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
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福辉  出版年:2006
关键词:《白话文学史》 “五四”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 《新青年》  青年学生 新文化 书面语 胡适  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