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福辉[1]

机构地区:[1]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  处:《文艺争鸣》

年  份:2008

期  号:1

起止页码:59-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SCI、CSSCI2008_2009、RWSKHX、核心刊

摘  要:正如吴福辉先生在本期《“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一文中所说:“在如今,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又一轮变动业已开始了。”综观目前许多重要文学刊物的研究动向,以及最近全国召开的一系列学术会议,都将目光集中到如何重新叙述百年来中国文学史的变动这一主题上来。在本期,吴先生提出了一种构建‘恰力型”文学史的设想,即寻找一种将文学人文精神和文学形式创新合为一体的文学史基本单位,以期形成对长期以来“主流型”文学史写作的突围态势;并寄希望于不远的未来,我们的文学史家能真正用中国的材料,经过借鉴、消化外国的理论方法,形成我们自己的现代概念,来解决我们中国文学自己的问题。这一见解的提出,无疑留给了研究者许多思考的空间。王彬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一文,不仅注意到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方面,而且指出在百年来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对历史研究的重视还能更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把握,这对于人们更加准确、全面地梳理文学史现象应有着相当的现实针对性。此外,刘泽友一文还对于台港文学在整个文学版图中的忧心。也表露了一种对构建新型文学史的期盼与希望,值得关注。

关 键 词:文学史写作 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史  历史研究  文学史书写 现实针对性  文学刊物

分 类 号:I20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