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明清    明清时期    清代    明代    大运河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被引量:382H指数:9WOS: 2 北大核心: 72 CSSCI: 51 CSCD: 4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西北五省区交通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生态经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范育洁 曲建升 张洪芬 徐丽 白静 吴金甲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结构调整与减排管理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规律及参数化”(2016YFA060280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气候变化科学成果集成研究范式及其实现平台研究”(41671535)
论文利用1995—2016年西北五省区交通能源消耗数据,对其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能源碳排放结构以及能源强度分析了五省区交通碳排放的现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利用岭回归,探讨了客货运周...
关键词:交通碳排放  改进的STIRPAT模型  岭回归
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区域水神信仰文化述略
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胡梦飞  出版年:201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6DLSJ07);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321051519)
明清时期江南运河区域是水神信仰较为盛行的区域,其中既有与运河航运、治水祈雨密切相关的金龙四大王、晏公、龙神等全国性水神,还有包括潮神、湖神以及各种乡土神在内的众多区域性水神.此外,还有承载福建商人地域文化和乡土情谊的妈祖...
关键词:明清 江南  运河区域 水神信仰
运河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知识体系
3
《人文杂志》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吴欣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间文献与京杭运河区域社会研究”(16AZS014)
运河学是归纳、理解、抽象与运河相关的人类活动及其产生经验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围绕运河形成的一整套研究、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而言,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作为大运河“本体”的河道及其开挖、畅通所带来的自然...
关键词:运河学  理论  方法  知识体系
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
4
《民俗研究》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周嘉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运河城市的空间形态及生命历程研究——以临清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项目编号:15YJC840049)的阶段性成果
临清在明清时期是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碧霞元君信仰在该地区发展的历史较为久远。最早的碧霞宫创建于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旁边,随着临清城的营建以及城市的发展,位于砖城以西、运河以北的碧霞宫在明中叶以来得到复兴,成为当地的社区性祭...
关键词:临清  碧霞元君 信仰空间  朝拜场域  社会基本联结  
“运河文化带”视阈下的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郑民德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16CZS017)阶段性成果
运河文化带"是国家提出的运河文化发展战略,意在通过对运河沿线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利用,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与融合,实现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利用、传承,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
关键词:运河文化带  遗产保护与利用 研究  社会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水神”研究
6
《社会科学战线》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吴欣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ZS032);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项目
山东运河区域水利工程复杂,在官方"治水"、"保漕"与民间"祈雨"、"自保"的观念和文化传承之中,运河区域水神系统不断被"建构"起来,并因此形成了"正祀"与"杂祀"的区别。正祀河神或是自然河流之河伯,或是唐宋以来卓建功勋的...
关键词:水神 山东  运河  明清
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
7
《中国名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郑民德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编号:16CZS017)阶段性成果
聊城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聊城加强了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叙述遗产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
关键词:聊城  运河  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何处是江南:论明代镇江府“江南”归属性的历史变迁
8
《浙江社会科学》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胡克诚  出版年:2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逋赋治理与明代江南财赋管理体制的变迁"(15YJC770013)阶段性成果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江南"核心区分属不同阵营,使其从自古...
关键词:江南  明代 镇江府  归属性  变迁  
运河水柜——南四湖与北五湖的历史与变迁
9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陈诗越 吴金甲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258):全新世以来东平湖变迁与黄河洪水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
运河水柜是保证运河畅通的关键环节。运河沿岸的重要水柜北五湖与南四湖的形成历史与变迁过程大致为:北五湖是古大野泽、梁山泊的遗迹,为黄河改道淤塞古湖泊而形成,于元朝伴随着运河漕运兴起疏浚而成为水柜,清末因运河废弛、佃民开垦而...
关键词:运河水柜  北五湖  南四湖 历史与变迁  
从良田到泽薮:南四湖“沉粮地”的历史考察
10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李德楠 胡克诚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明清黄运地区的河工建设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1BZS078)
"沉粮地"前身是清康熙、乾隆时期的"沉地"、"沉田"、"水沉地亩"或"水深难涸地亩",民国初年始见"沉粮地"的称谓。"沉粮地"是官方认定的免税地,乾隆中期两次豁免赋税,赋予了其法定免税的财政属性。与"沉粮地"相对的是"缓...
关键词:沉粮地  缓征地  南四湖 历史时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