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剧场性    弗雷德    艺术批评    现代主义    国家形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0H指数:3北大核心: 13 CSSCI: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剧场性”的绵延:迈克尔·弗雷德极少主义艺术批评的知觉现象学介入
1
《美术观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18
20世纪60年代。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主导着晚期现代主义艺术阐释。面对在70年代蔚然成风的极少主义艺术。以格林伯格学生迈克尔·弗雷德为代表的批评家在认清格林伯格现代主义还原论的本质之后,果断放弃了后者的形式主...
关键词:知觉现象学  艺术批评 极少主义 弗雷德 迈克尔  剧场性 现代主义艺术 形式主义批评
具身的融入与存在的隐喻——迈克尔·弗雷德艺术史研究的现象学维度
2
《世界美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2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文化理论等方法的介入下,艺术史由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走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其中,现象学对于艺术史研究的"方法性"介入构成了一个重要现象,它为艺术史的研究...
关键词:作品与观者  专注性与剧场性  现象学 具身性  存在  
现代主义绘画与形式批评
3
《世界美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迈克尔·弗雷德 朱橙  出版年:2019
20多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好的新绘画和雕塑作品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我指的是波洛克、德库宁、克莱因、马瑟威尔、纽曼、斯蒂尔、弗兰肯塞勒、罗斯科、戈特里布、霍夫曼、路易斯、诺兰德、奥利茨基等艺术家的作品。弗兰克•斯特拉和大卫...
关键词:克莱因 波洛克  斯蒂尔  罗斯科  斯特拉 霍夫曼  
学科间性与视觉文化
4
《世界美术》芝加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W.J.T米切尔 朱橙  出版年:2019
当《艺术通报》杂志问及我就“学科间性”[1]写一点东西的时候,这似乎是一项容易的任务。毕竟,17年来我一直担任一份具有“学科间性”属性的期刊的编辑,这份期刊的内容关涉人文和社科领域中的批评及理论。
关键词:视觉文化 学科 期刊  
自我与他者:世界博览会的发展与国家形象的设计及叙事
5
《美术学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21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视觉形象设计的历史、方法与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KYZD010)。
自1851年诞生以来,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始终处在一种全球性的权力关系之中,这就使得世博会的国家叙事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种自我与他者的语义结构。从早期的帝国主义阶段到20世纪的美国化时代再到20世纪末以来的去极化阶段,世博会中...
关键词:世界博览会  自我 他者 叙事 国家形象
“请进来”与“走出去”——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文字设计及其隐喻
6
《美术学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22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视觉形象设计的历史、方法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KYZD01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接触中,以“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概念归纳和概括了中国文化面临的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这两种不同的境遇或样态,一种是在全球化设计语言的影响下中国汉字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图...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全球本土化 本土全球化  汉字设计 民族形象隐喻  
知觉与身体的重构: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技术身体
7
《世界美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17
主流的西方哲学话语一直从价值论和伦理学角度建构技术的现实意义,但现象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话语的支配地位,从梅洛-庞蒂到唐·伊德的理论阐释,技术作为身体的延伸,与人形成了一种本质上的具身关系。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新的时...
关键词:知觉 具身  技术身体  后人类
混杂的手工制作:设计与手工技艺在物质实体和数字虚拟上的整合
8
《世界美术》德克萨斯A&M大学视觉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阿密特.佐兰 朱橙  出版年:2016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展览,题为"混杂的手工制作",这个展览将15个混杂的设计方案置于今天的创客(Maker)文化语境之中。每个方案都展现了当代制作实践与传统手工技艺的独一无二的结合。这个展览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涉及...
关键词:手工技艺  商业组织  设计过程 研究机构  物质实体  交互设计 数控机械 布莱恩 手工绘制  计算机图形图像
“人民”与“自然”——“建国瓷”的概念、设计以及观念与风格诸问题
9
《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23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视觉形象设计的历史、方法与机制研究”(编号:19KYZD010)的阶段性成果。
“建国瓷”诞生距今已过半个多世纪,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针对特定问题的讨论仍不够充分。“建国瓷”的设计与生产可被视为产生于特定历史语境和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的文本,它从一个较为隐蔽的角度构建了“人民叙事”。此外,就设计图案...
关键词:建国瓷  国家  人民 自然  民族性与现代性  
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关于迈克尔·弗雷德极少主义艺术批评的接受与演绎
10
《艺术探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 朱橙  出版年:2020
迈克尔·弗雷德1967年发表的《艺术与物性》作为“潜台词”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认知产生着持续而重要的影响,W.J.T.米切尔、罗莎琳·克劳斯和哈尔·福斯特等人在发展和完善他们的艺术理论体系,尤其是...
关键词:图像  语言/文本  剧场性 新前卫主义  后现代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