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    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401H指数:8北大核心: 70 CSSCI: 8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
1
《中国青年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浙江大学 王康  出版年:2010
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批准号:EEA070219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展开了一些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本文将近年来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综述  
数据赋能全链条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彩娟  出版年:2020
202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进一步提升浙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备受治理问题困扰的全球各国,迫切要求提高治理能力以应对挑战。在构建数据赋能与全链条治理的分析框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实践,本文探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各地正在通过数据赋能和全链条治理将市域社会...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数据赋能  全链条治理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3
《红旗文稿》杭州师范大学纪委;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泽泉  出版年:2021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更好保障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旗帜鲜明地指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文化 文化自信 价值观自信  文化繁荣发展 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同志  团结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展开(笔谈)
4
《江海学刊》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哲学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丰子义 沈湘平 钟明华 于颖 张梧  出版年:2023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马克思发展道路理论的哲学意蕴研究”(项目号:21DTR003)的阶段性成果
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具...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幸福安康  人的现代化  人学意蕴 西方现代化  人的逻辑  指标数据  美好生活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发逻辑、独特内涵及重大价值
5
《统一战线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颖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23ZDA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不仅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特质,而且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和现实路径。在生发逻辑上,“第...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文化自信 文明形态
大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调查分析
6
《中国高等教育》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 王康  出版年:2009
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批准号:EEA070219)之阶段性成果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形成像欧洲那样占统治地位的、足以与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宗教,但宗教在民间仍有着较深的影响。近年来宗教在我国大学生中的影响也有所增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
关键词:宗教问题 大学生  社会主义事业 信仰问题 统治地位 世俗政权  成长成才 兴衰成败
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方式初探
7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傅德田  出版年:2015
2014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预立项课题成果
思政课"微课"教学方式改革是顺应时代和技术要求、合乎教育对象心理特点的必然选择,是较好解决一系列思政课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发挥教书育人作用的改革之举。思政课"微课"内容选择要遵循教材内在逻辑的原则,还需进一步落实在教...
关键词:思政课 “微课”  教学方式
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对策研究
8
《政策瞭望》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 陈彩娟  出版年:200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近年来,随着省内外农民工的大量涌入,如何丰富在浙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了事关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为了客观反映浙江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及问题,最近,我们对全省11个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
关键词: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 对策建议  问卷调查  文化活动 文化消费 各级政府 浙江省  文化服务 城市居民  
从“格致”到“科学”:晚清学术体系的过渡与别择(1895-1905年)
9
《学术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社科部 张帆  出版年:2009
19世纪中后期,"格致"一词成为中西学术连接的桥梁。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国人逐渐放弃对于"格致学"单纯的技艺追求。严复在"西学格致"的意义上阐发英国实证主义的科学体系,部分趋东学人借用"科学"一词输入日本学术。二者在自...
关键词:“西学格致”  “科学”  过渡  别择  
美好生活与规则意识培育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泽泉  出版年:2019
作为人类意识的规则,其意义是保障人类在有秩序的、和谐的社会中生活,或者说,就是保障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美好生活建设需要规则,规则使人成为人,使人真正过人的生活,使人类生活成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综合体,使人们过上一种自觉自...
关键词:美好生活  规则意识  法律 道德 范导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