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东北亚    清代    明代    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62H指数:4WOS: 1 北大核心: 13 CSSCI: 1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论纲
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崔向东  出版年:2017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WW2016002);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辽西人文历史与生态变迁研究"(项目编号:ZW2012004)
民族走廊联系着中原与边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世界,它们是"历史的地理枢纽"。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在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族群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往来与贸易、国家认同与边疆控制、中华民族与文化多元一体化、区域政...
关键词:民族走廊 丝绸之路 民族迁徙 文化传播
清代收成奏报制度考略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穆崟臣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CZS058);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3BZS007)
清廷在参酌前代呈报收成做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清代独具特色的地方折奏收成制度。地方奏报农业收成过程中,临时奏闻收成概况和定期折报收成分数并行不悖,奏折与收成分数清单一并使用。收成奏报与雨雪奏报、粮价陈报共同构成了清代粮政...
关键词:清代 收成分数  农情奏报  农政制度  
“驿路”与“国家化”——论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丝绸古道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渤海大学 穆崟臣 潘彩虹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文化东传与古代东北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AZS004);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WW2016002)
明朝在洪武、永乐时期,平定了东北地区的故元割据势力,为加强对东北的经略,积极恢复和重建了东北水陆交通系统。"海西东水陆城站"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始建,至明永乐十年(1412年)竣止。"海西东水陆城站"沿线的驿站星罗...
关键词:海西东水陆城站  朝贡 国家化 边疆经略
基于GM(1,1)模型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渤海大学旅游学院;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吕俊芳 翟孝娜  出版年:2016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5DB025);渤海大学校内博士启动项目(0515BS042)
旅游目的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旅游开发战略直接影响地域经济发展,"一路一带"经济背景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1997-2011年入境游客量和外汇收入为原始数据,构建GM(1,1)...
关键词:GM(1,1)模型 入境旅游 旅游目的地 开发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东北亚民族历史上的粟特人与黑貂之路
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俄罗斯远东大学;渤海大学;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Э.B.沙弗库诺夫 郝丽娜 营思婷  出版年:2017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WW2016002)
在历史上,除丝绸之路外,还存在另一条通往北方的把渤海、女真等东北亚民族与中亚联系起来的贸易之路。这条贸易之路是今塔吉克民族的祖先粟特人从东北亚当地的土著民族那里购买贵重的黑貂皮毛等商品,然后运回本国的重要通道。那个时候他...
关键词:黑貂之路  粟特人 东北亚
试论曹操北征“三郡乌桓”的辽西古廊道与交通文化
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王绵厚  出版年:2017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编号:WW2016002)
在东北交通史和民族关系史上,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是颇具震撼力和影响力的历史事件。文献典籍与考古发现双重印证了曹操征乌桓路线的基本交通走向。这条辽西古廊道为开启曹魏和西晋的多民族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北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
关键词:曹操  三郡乌桓  辽西古廊道  交通文化
清代热河地区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述论
7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穆崟臣  出版年:2015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清代盛京地区粮价变动研究"(1821-1911)(项目编号:W2014170);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清代盛京地区荒政研究"(项目编号:L13BZS007)阶段成果
清代热河地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区域,处于蒙古高原与中原的结合部,亦即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错地带,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随着移民大量涌入,热河地区的民族分布结构呈现出满、蒙、汉、回等族杂居共处的局面,导源于其地文...
关键词:清代 热河  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
“同化”与“异化”:三燕时期辽西走廊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8
《内蒙古社会科学》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穆崟臣  出版年:201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文化东传与古代东北社会变迁研究"(编号:11AZS004);辽宁省重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西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编号:ZW2012004)
慕容鲜卑是中国古代北疆少数民族之一,其建立的三燕政权影响着东北历史的发展进程。辽西走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历史时期东北民族聚合和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东部鲜卑通过战争完成了内部整合,段部、宇文部汇入慕容部,同时吸纳了部...
关键词:三燕政权  辽西走廊 民族融合
人类发展史视域下旅游活动的主要矛盾及发展阶段探析
9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渤海大学旅游学院;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旅游研究中心 鲁小波 陈晓颖 马斌斌  出版年:2016
渤海大学卓越项目(15-YJYCS-004)
为了探究旅游活动发展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在梳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活动的主要矛盾和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结果显示: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构成了旅游活动的主要矛盾,旅游需求的本...
关键词:旅游活动 主要矛盾  发展阶段  本质属性  人类发展史  
生态环境变迁与秦汉王朝辽西经营
1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历史学系;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 王海 王群  出版年:2015
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秦汉气候曾由温暖湿润转而干燥寒冷,地处"北边"的辽西农耕、游牧民族深受影响。王朝边政变化,温暖期"向北扩张拓边",寒冷期向内收缩、"以夷制夷"。秦、西汉气候温暖湿润,王朝利用辽西水土等生态资源发...
关键词:生态环境 辽西  边政 城邑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