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城市    城市规划    建筑伦理    建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496H指数:9北大核心: 61 CSSCI: 39 CSCD: 1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强控制与弱契约: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家政业用工模式研究
1
《妇女研究论丛》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梁萌  出版年:2017
北京建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工业化到网络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工作模式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KYJJ2017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家政业的结合将导致数字鸿沟的弥合亦或延续。本文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过程的联合分析框架,指出金融资本和互联网技术共同建构了互联网家政业强控制-弱契约的用工模式,通过轻资产战略延续家政工弱契约的劳动关系,又...
关键词:互联网家政  劳动关系 劳动过程  用工模式  数字鸿沟
中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差异及启示
2
《教育探索》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张华  出版年:201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B-a/2009/01/008);北京市教工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JGWXJCZX2015019);2015年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课题(CIT&TCD201504031);北京建筑大学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课题(K2014003);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2015006)
由于经济文化制度及教育水平的差异,中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条件、教学理念、教学视频、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启示中国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加强信息技术软硬件、坚定教育改革信念、提升教师专...
关键词:美国  中国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弹性工时制何以失效?——互联网企业工作压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
《社会学评论》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梁萌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平台经济中的服务业用工模式研究"(项目号:18BSH105)
本文以"努力-奖酬"和"工作要求-资源"两类经典工作压力模型为线索,讨论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压力机制及其推行后果。总体上看,企业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劳动过程三个层面将经典模型嵌入到了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中,弹性工时制即作为其中...
关键词:弹性工时制  互联网 工作压力 加班
叙事性表达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路径
4
《学习论坛》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高春凤  出版年:201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北京农村公共文化广场建设研究"(17JDGLB001)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村民生产和生活的物理场域,承载着村民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叙事性表达的理论视角,首先解读叙事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的意义——呈现乡村发展连续性、整合性和乡村价值;其次论述...
关键词:乡村叙事 公共文化空间 乡村价值  
996加班工作制:互联网公司管理控制变迁研究
5
《科学与社会》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梁萌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平台经济中的服务业用工模式研究”(18BSH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聚焦于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变迁解释中国互联网企业劳动者针对"996"加班工作制所发起的网络控诉现象。通过对两类互联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的比较,发现敏捷开发技术作为直接的导引因素,带动了企业组织在客观管理制度(OKR考...
关键词:996工作制  互联网 制造同意  责任自治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振兴策略
6
《长白学刊》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高春凤  出版年:201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北京农村公共文化广场建设研究”(17JDG LB001)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中华耕读文明的珍贵遗产,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传统村落由于物质空间衰败、传承主体流出、保护开发利用不够,进而引发传统和现代文化空间隔离、文化...
关键词:传统村落 公共文化空间 保护  振兴  
论运河遗产文化价值的叙事性阐释——以北京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为例
7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秦红岭  出版年:2017
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建筑遗产保护模式及人文价值评价研究"(项目编号:SZ201510016009);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UDC2016010100)
运河遗产作为一种"纪念之地"和特殊的遗产形态,其文化价值被公众广泛认知并持续传承下去,需要有效的阐释系统。叙事性阐释为运河遗产文化价值的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既可以提升运河遗产的可读性及运河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联,也有...
关键词:运河遗产  文化价值 遗产阐释  叙事性阐释  
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
8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秦红岭  出版年:2015
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建筑遗产保护模式及人文价值评价研究"(项目编号:SZ201510016009)
建筑遗产具有多重价值。目前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在遗产价值认识和评价中,对情感价值的内涵及其意义认识不足。建筑遗产的情感价值不仅表现在强化认同感、精神象征作用等方面,乡愁也是建筑遗产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价值。乡愁价值是建筑遗...
关键词:乡愁 建筑遗产 建筑遗产保护 情感价值 场所感 审美意象
社会支持理论视阈下农村失独家庭困境应对策略——基于川渝两地的调研
9
《理论月刊》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赵仲杰 郭春江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困境·责任·制度:我国农村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问题研究”(6BSH044)。
在过去近40年中,我国实行紧缩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这一政策有效控制了当时我国急剧扩张的人口规模,为后来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计划生育政策给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带来了一定风险。一旦独生子女去世...
关键词:失独家庭  困境  社会支持理论 对策研究  
居住空间正义缺失的表现、原因及解决路径--以爱德华·苏贾为例
10
《伦理学研究》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高春花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空间伦理问题研究”(13BZX087)
美国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爱德华·苏贾以"空间—时间—存在"三元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揭示了居住空间对于人之存在的重要意义,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居住空间正义缺失主要表现为空间贫困和居住分异,揭示了导致空间正义缺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正义 空间贫困  空间分异 资本 权力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