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META分析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研究学科:哲学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0,979H指数:33WOS: 34 北大核心: 488 CSCD: 39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1
《中国针灸》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 王升旭 李树成 老锦雄 赖新生  出版年:2000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立项课题!(编号960367)
采用深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1例 ,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单胺类物质的影响。结果电针夹脊穴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总分、及现有疼痛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电针疗法 夹脊穴 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2
《针刺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 董珍英 张保球 郭锡全  出版年:2019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No.2016AB00270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针刺 隔药饼灸 下关穴 牵正穴
阿是穴形成及其镇痛机制探讨
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 许云祥 郭菡 陈贵珍  出版年:2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131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040701000033)
阿是穴是最原始的针灸取穴法则,在砭刺时代曾居主导地位。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价值。阿是穴既具有"以痛为输"的特点,又强调"体表投射"的特异性,其形成的病理机制是局部炎症作用和整体神经体表投射的综合结果。针刺阿是穴实...
关键词:阿是穴 形成  镇痛 机制  
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4
《中国针灸》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 赖新生  出版年:1997
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同时设口服西药阿尼西坦对照组30例相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痴呆 血管性疾呆 针灸疗法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BDNF的影响
5
《中华中医药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黄健婷 罗晓舟 崔韶阳 许明珠 唐纯志  出版年:20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2CB518504);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No.20161215);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课题(No.JCYJ20160425151844396)~~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及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将69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
关键词:针刺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赖新生通元针法临床应用探析
6
《中医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 王继红 李月梅 黎崖冰 陈震益  出版年:2015
元气乃一身之本,通元调治人体元阴元阳是治疗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一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核心所在。通元针法的临床运用法则主要有引气归元、通督养神、阳气引领阴气、扶正以祛邪,具有突出任督两脉、统领阴阳而调节脏腑...
关键词:通元针法  引气归元 名医经验 赖新生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7
《医药导报》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王妍 许能贵 曹月红  出版年:2016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的中英文文献,选择符合纳入及...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脑梗死,急性  系统评价  
耳穴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刘继洪 许艺燕 徐光镇 陈珏璇  出版年:201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A030313830)
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 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
关键词:耳穴医疗  中西医结合 桥梁
论“靳三针”学术内涵
9
《中国针灸》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仁怀市中医院;十三行国医馆 袁青 刘龙琳 沈秀进 陈飞 吴运才  出版年:2014
"靳三针"以靳瑞教授的姓氏命名,其学术内涵是靳门弟子多年从事"靳三针"教学、临床工作的总结归纳,包括了具有中医针灸辨证特色的组穴原则、配穴方法、独特的针刺手法,强调及"治神调神"在"靳三针"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靳三针 学术内涵 针灸
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市中医院 杨原芳 林良才 蔡海荣 刘志良 尤梦奇 张思斌 聂小峰  出版年:2017
[目的]观察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电温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2...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口僻 急性期 风寒型 电针  温针灸 针刺疗法 疗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