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Needle Warm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Phase Wind Chill Typ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原芳[1] 林良才[2] 蔡海荣[3] 刘志良[3] 尤梦奇[1] 张思斌[1] 聂小峰[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佛山市中医院

出  处:《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  份:2017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775-7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电温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法(即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House and Brackmann Facial Grading System,H-B FGS)评分分值、面部残疾指数(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Portmann's Simple Scale,RPA)。[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评分量表、FDI量表分值、改良Portmann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电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电温针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关 键 词:周围性面瘫 口僻 急性期 风寒型 电针  温针灸 针刺疗法 疗效  

分 类 号:R24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