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边疆    边疆研究    中国边疆    人力资本    藏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665H指数:14北大核心: 65 CSSCI: 74 CSCD: 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研究
1
《管理世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人口研究所 范逢春 李晓梅  出版年:2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县级政府社会管理质量的测度标准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2CZZ051);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1ZR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协同论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动态协同治理模型",赋予治理主体新的角色定位,并设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六大环节的"合作"、"竞争"、"制衡"机制,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村 公共服务 协同治理
扶贫治理视野下“驻村第一书记”研究
2
《农村经济》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王卓 罗江月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编号:16AMZ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1世纪精准扶贫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对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深化扶贫资源整合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第一书记制度基础上,通过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广西五省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驻村第一书记的群体特征...
关键词:驻村第一书记  扶贫制度 人岗相适权责对等  
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
3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朱金春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次边疆带和谐民族关系研究"(14CMZ03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边疆治理处在转型之中,形成边疆治理的现代理念、主体结构与治理模式,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化演进特征,但是空间思维不足,使得转型遭遇瓶颈,因此需要在空间观照下进行重构。"一带一路"战略将在空间上重塑中国边疆的形态与地位,使边...
关键词:“一带一路”  边疆治理 中心-边缘  
对口援藏有效性的理论认识与实现路径研究
4
《中国藏学》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杨明洪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农牧民需求的对口援藏模式优化研究"(编号:712731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主要民生改善政策评估与改进对策研究"(编号:011JJD850008)资助
对口援藏是国家对西藏实施的特殊发展援助政策,有内地相对发展省市和中央企业对西藏实施对口援助。文章对口援藏有效性进行理论分析,在对影响提高对口援藏有效性障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长期建藏"的思想提出了提升对口援藏有效性的...
关键词:西藏  对口援助  有效性 对策  
边疆学学科构建的困境及其指向
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西藏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孙勇 王春焕 朱金春  出版年:2016
边疆研究的不断进展呼唤着边疆学学科的构建,但是学者们在构建边疆学的基本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本文在梳理近代以来的边疆研究与边疆学学科构建的观点并比较中西方边疆研究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讨论了边疆学建构的基本指向,认为一般边疆...
关键词:边疆学学科构建  困境  概念集  
中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域1990~2010年人口数据
6
《西北人口》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王卓 张凌华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16AMZ012)
民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既是社区层面上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也是空间尺度上民族互嵌的具体呈现,代表着中国民族融合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趋势。文章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地理差异指标和聚居隔离指...
关键词:人口空间分布 地理差异  聚居隔离  民族互嵌  
市场化背景下的央企对口援藏制度研究
7
《中国藏学》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杨明洪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农牧民需求的对口援藏模式优化研究"(编号:7127318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重点课题"西藏和四省藏区民生政策评估与改进对策研究"(编号:skqy201129)的阶段成果
文章从市场化视角审视中央企业对口援藏制度。尽管中央企业援藏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晚于省市对口援藏,但中央企业援藏从起源的角度比省市对口援藏更早。中央将西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的地区指定给中央企业进行对口支援。经过十多年...
关键词:央企  市场化 对口援藏  机制  研究  
反“边疆建构论”:一个关于“边疆实在论”的理论解说
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杨明洪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16ZZD051)的阶段性成果.
"边疆建构论"将边疆概念放在建构主义的框架思考问题,但基于对"边疆"本身的理解,人们将"边疆"置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形态下加以阐释是存在不足的,因为"边疆建构论"有固有的逻辑前提。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空间综合体和国家版图空间...
关键词:边疆 建构论 实在论 批评  
彝族深度贫困解析:从地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
9
《学术前沿》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王卓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AMZ012
以广受媒体关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深度贫困村"悬崖村"为切入点,基于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述评,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入手,反思人地关系的本质,探索贫困根源,分析认为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影响,影...
关键词:地理环境决定论 社会空间 贫困根源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川滇彝区为例
10
《经济体制改革》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卓 胡梦珠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16AMZ012);2019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资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实证研究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效果,发现产业扶贫体制建设基本完善,但现阶段产业扶贫政策的脱贫效果不明显。以川滇彝族贫困地区为例,制度环境、资源禀赋、贫困人口素质、技能培训与小额信贷显著影响产业扶贫实施成效。建议:优化地区要...
关键词:彝族地区  产业扶贫 人力资本 资源禀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