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    心理    大学生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7H指数:3北大核心: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
1
《教育与职业》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王长海 管清华  出版年:2011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要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心...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干预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2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于丹丹 赵海楠  出版年:2016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5M8);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吉教科合字【2015】第451号)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视角出发,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心理理念、积极心理教学体系建设、积极心理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积极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心理工作提出工作方法与措施,以发展性教育、发挥学生品格优势为主,从而构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品格优势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
3
《长春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赵海楠  出版年:201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3192)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吉林农业大学237辅导员测试,旨在探究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表明:(1)辅导员社会支持状况总体情况良好;(2)客观支持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支持利用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社会支持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4
《才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室;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于丹丹 赵海楠  出版年:2016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吉教科合字【2015】第451号)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堪重负在心理上出现了阴霾,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学校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心里阴影,创建了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积极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  积极心理学 教育模式 现状  作用  
从心理保健角度谈国内当前养老策略
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之钰  出版年:2012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如何科学对待老年人、使他们安度晚年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的概述,阐述对老年人心理的正确认识以及关爱老年人的对策。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 健康老龄化 继续社会化
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6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 赵海楠 于丹丹  出版年:2015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51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工程专项)(2015M8)阶段性成果
为全面了解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探讨辅导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对高校127名辅导员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辅导员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拥有外向、稳定型人格特质的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试论关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情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7
《成功》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刘之钰  出版年:2013
本文探讨的是高校在提高大学生情商方面的可操作性,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在了解自我、个人竞争力、情绪调节、沟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等情商的几个重要内容方面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自我
高校辅导员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研究
8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于丹丹 赵海楠  出版年:2015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对320名年龄在20~23岁之间的东北师范大学各学院11、12、13级辅导员进行人格测查,测查结果显示,与常模相比,E(内-外向性)、L(掩饰性)分显著偏高,P(精神质性...
关键词:辅导员 人格 EPQ
青少年注意力训练方案研究综述
9
《才智》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赵海楠 于丹丹  出版年:2016
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5M8;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吉教科合字【2015】第451号)
注意力不集中是影响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障碍,长期忽视甚至会形成一定的心理、生理病变。结合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注意力训练,是改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以下结合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 注意力训练 影响因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