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数据    地质调查    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    城市地质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439H指数:11WOS: 9 EI: 21 北大核心: 90 CSSCI: 1 CSCD: 7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岩石新鲜面图像与孪生卷积神经网络的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1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冯雅兴 龚希 徐永洋 谢忠 蔡惠慧 吕霞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400)
目前岩性识别多基于人工判别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判别经验。该文提出基于岩石新鲜面图像与孪生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深度学习岩性自动识别方法,兼顾岩石数据的全局图像信息和局部纹理信息。首先利用孪生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子通道...
关键词:人工智能 岩性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大数据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及其在丹巴地区的应用
2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郝明 牛瑞卿 张建龙 彭东 邓昌荣 梁虹 张清志  出版年:201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10000150007;1212011120423);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项目(201011010)
结合3S技术,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北斗卫星、应急指挥中心、驻地指挥中心、移动指挥中心、中心式指挥机、移动式指挥机、北斗用户终端、手持掌上机、应急救援调度平台、救援车辆和救援直升机等构...
关键词:北斗卫星 地质灾害 应急救援 保障体系  
关于新时代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发展的思考——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3
《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刘向东 王增祥  出版年:2021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汇集与服务”项目(编号:DD20190411)的成果。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直接、最重要成果的体现,是地下地质情况最真实的信息记录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和地学知识,并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潜在价值巨大、获取成本高等特点,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 地学科普  科普观念  科普化研究  科普形式 科普人才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实践与探索
4
《测绘通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省航测遥感院 洪亮 余晓敏 史晓明  出版年:2017
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GCWD201410);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NGCM10)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涵、意义及其成果、产品,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确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新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  灰霾 森林固碳  工业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5
《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 吴小平 王黔驹 丁克永  出版年:201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资助(编号:12120113025400)
本文在阐述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机制及数据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汇交管理执法不严、监管范围不全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汇交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
关键词: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对策  
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北京大学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龚健雅 黄文哲 陈泽强 刘玉亭 李霖 唐卫明 张千里 陈静 陈波 乐鹏 刘军 肖计划  出版年:20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B05037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步入信息爆发性增长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中的海量人类社会相关信息为解决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如何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是进一步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能力面临的巨...
关键词:位置服务网  位置编码  位置信息叠加协议  时空信息融合  协同计算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云端城市地质三维可视化框架
7
《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宋越 高振记 王鹏  出版年:2020
中国地质调查局“雄安新区深部三维地质结构探测”项目资助(编号:DD20189134)。
为了解决大型城市地质三维模型可视化面临的数据容量巨大、模型处理时间长、三维渲染慢、客户端对硬件依赖过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k大数据技术搭建的云端城市地质三维可视化平台,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调度层、云端渲染层...
关键词:大数据 三维可视化 分布式渲染 并行计算 城市地质
2000—2020 年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及土地管理碳汇核算 ( EI收录)
8
《地理学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资源部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童荣鑫 梁迅 关庆锋 宋宇 陈玉玲 王钦艺 郑丽娜 金群 余艳平 何杰 熊雪晖 廖威林  出版年: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437,42171466);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科研计划项目(ZRZY2022KJ12)。
中国陆地土壤碳储量和土壤碳汇及管理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已有的土壤碳储量和碳汇估算研究主要采用较低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开展,且生态系统的管理碳汇较少被学者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2000年、2020...
关键词:土壤碳储量 土壤碳汇  高分辨率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管理碳汇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9
《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刘向东 王增祥 邓会娟 韩健 郭海燕 张志伟 陈康  出版年:2021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汇集与服务”项目(编号:DD20190411)的成果。
实物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领域亟需地质工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本文梳理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以自然资...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 社会化服务 到馆服务  网络服务 专题服务  科普服务
高原盆地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以羌塘盆地及半岛湖区块为例
10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超维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郝明 牛瑞卿 张建龙 谭富文 付修根 王振华  出版年:2018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10000150010)
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地下空间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将地质勘探调查成果统一在三维可视化信息平台中集成,面向地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数据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选择羌塘盆地和半岛湖重点区块,从已有...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 数据管理 三维可视化 羌塘盆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