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道教    犹太文化    罗马化    犹太教    神圣    

研究学科:哲学类    建筑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20H指数:6北大核心: 41 CSSCI: 51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可能与必然--论弥勒图像的转型与定型
1
《世界宗教文化》<中国佛教艺术>;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王忠林  出版年:2010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弥勒造像汉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09B_001R;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编号:(08BF37)
弥勒图像渊源于古印度,流经西域,盛极于中土。其图像的演变经历了"仙佛模式"、"交脚弥勒菩萨"、"倚坐弥勒佛",最后定型于"布袋弥勒"的形象。那么弥勒图像为何最终定型于布袋弥勒?本文从可能性和必然性两方面,对弥勒图像的转型...
关键词:布袋弥勒  布袋和尚 图像 转型与定型  
罗马帝国的地方政府——以不列颠为例
2
《古代文明》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宋立宏  出版年:2009
本文通过分析罗马政府在不列颠的运作以揭示元首制时期罗马行省体系的运作机制。对总督及代理官任命之考察表明,罗马官员具有非职业性,他们生活在相对固定的晋升体系中,一生需要出任诸多不同职位,并没有为出任某个职位接受专门训练,所...
关键词:罗马行省体系  罗马帝国 总督 代理官  藩属王  
对“罗马化”及罗马帝国文化认同的反思
3
《史林》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宋立宏  出版年:2012
罗马帝国各行省文化变迁的动因、过程和表现方式,一直是罗马帝国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自19世纪末以来,"罗马化"这一概念主导了相关研究,但探索"罗马化"的范式历经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各行省的文化变迁已不再被理解为本地人在多大程度...
关键词:罗马化 文化认同 罗马帝国
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
4
《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洪修平  出版年:2010
“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宗教的发展及精神”(项目编号:07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和基础。儒学本身是在与诸子百家的争鸣中成长,在与佛、道的交融中发展的。儒学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对佛、道等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宋明时代的儒学,其实是以原始儒学为基点,融摄了...
关键词:儒学 儒佛道三教 中国文化精神 世界多元文明  
释“顺民”:犹太人在伊斯兰世界中的法律和社会地位
5
《学海》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宋立宏  出版年:2010
犹太人在伊斯兰教法中属于"顺民"。《欧麦尔条约》是伊斯兰传统规范"顺民"地位最基本的文件,它反映了穆斯林和信仰其他一神教的非穆斯林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犹太人和基督徒只要接受条约中的限制性条款就享有宗教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
关键词:《欧麦尔条约》  犹太人 基督徒 犹太流散  伊斯兰教
符号表征与族群认同——以文化符号解读旧村回族的族群认同
6
《回族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王玲霞  出版年:2014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述形式,通过语言、饮食、服饰、仪式、节日等形式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意义。旧村的文化符号以民族性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回...
关键词:旧村  文化符号 族群认同 影响  
对当前人间佛教发展的若干问题之反思
7
《宗教学研究》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洪修平  出版年:2011
佛教的中国化不应被片面地理解,佛教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精神不应在人间佛教的推展中被忽视。在当前有关"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与契机性的被强调相比,其契理性似乎略显不足。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贯彻太虚法师当年提出的契理契机...
关键词:人间佛教 佛陀本怀  契机与契理  中国化与普世性  入世与出世  
论贾布奈革命——犹太知识分子掌握民族领导权的起点
8
《学海》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徐新  出版年:2005
公元70年,当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池,残酷镇压了犹太民族的反抗时,人们开始担心犹太民族的命运,担心犹太民族在过去上千年历史时期中创造出的独特文明形式———犹太文化的命运。然而,后来的历史却表明,犹太民族和犹太文化不仅奇...
关键词:知识分子  领导权 犹太民族 起点  犹太文化 耶路撒冷  西方文明 人类文明  历史时期  以色列  奇迹  残酷
从跨文化视域看道教在越南传播的特点
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孙亦平  出版年:2013
国家十一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东亚道教研究"(06BZJ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东方道文化的特质与精神"(10JHQ050)阶段性成果
道教是以"得道成仙"为基本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其奉为最高宗旨的"道"至今都是越南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性和影响力的符号之一。从时间上看,道教在创立之初就传入越南,从民间传播到上层社会,19世纪又逐渐回归民间,形成了漫长的传播史...
关键词:道教 越南  跨文化视域 传播方式  
空海与中国唐密向日本东密的转化--兼论道教在日本的传播
10
《世界宗教研究》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洪修平 孙亦平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道教研究”(项目批准号:06BZJ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宗教的发展及精神”(07BZJ005)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年轻时入唐,向唐密大师惠果受学胎藏、金刚二界密法,回国后开创日本真言宗,又称东密。空海依据《大日经》、《金刚顶经》思想,著《即身成佛义》,将"六大"作为法界之体性,以六大之"体大",四曼之"相大",再加上...
关键词:空海 真言宗 唐密  东密  即身成佛  道教传播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