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 地震 伟晶岩 俯冲带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水利类
被引量:5,648H指数:32WOS: 571 EI: 557 北大核心: 1,236 CSSCI: 20 CSCD: 1,218
-
排序方式:
-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评述
- 1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周天军 邹立维 陈晓龙 出版年:2019
- 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项目“全球季风模拟研究国际计划”(134111KYSB20160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5057)
-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发起了新一轮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目的是回答当前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的新的科学问题,为实现WCRP“大挑战”计划所确立的科学目标提供数据支撑。文中回顾了CMIP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
- 关键词:CMIP6 WCRP大挑战计划 CMIP6模式比较子计划(MIPs) 评述
-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EI收录)
- 2
- 《岩石学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吴福元 万博 赵亮 肖文交 朱日祥 出版年:20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5000、41888101)资助。
- 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
- 关键词:特提斯 单向裂解与汇聚 板片拖拽 弧后扩张 地幔柱
-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 3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朱日祥 徐义刚 出版年: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881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18000000)资助
-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是学界的重要共识,但西太平洋板块何时开始向东亚大陆俯冲、早白垩世西太平洋俯冲带在何处、东亚大地幔楔何时形成、晚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如何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文章通过综...
- 关键词:早白垩世 克拉通破坏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 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的发现及意义 ( EI收录)
- 4
-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国土与资源学院 温汉捷 罗重光 杜胜江 于文修 顾汉念 凌坤跃 崔燚 李阳 杨季华 出版年:20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2500)资助
- 黏土型锂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分布稳定、开发利用成本低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全球寻找新类型锂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已报道的黏土型锂矿床成因上均与火山物质联系密切,本研究提出了成因机制与碳酸盐岩风化-沉积有关"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
- 关键词:锂 碳酸盐岩 黏土型 风化作用
- 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 5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Department of Geology 肖文交 宋东方 Brian FWINDLEY 李继亮 韩春明 万博 张继恩 敖松坚 张志勇 出版年:201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730210、41672219);IGCP662项目资助
- 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
-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增生造山过程 成矿作用 研究进展 研究前沿
-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的发现及意义 ( EI收录)
- 6
- 《岩石学报》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秦克章 赵俊兴 何畅通 施睿哲 出版年:2021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806、2019QZKK0802);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20-4-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2)联合资助.
- 近年来,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的“高度分离结晶、异地深成侵入”成因,及其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而倍受关注。已有野外调查和资源勘查工作表明该花岗岩带可能成为我国稀有金属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目前带内金属组合以铍-铌-钽...
- 关键词:琼嘉岗锂矿 锂辉石伟晶岩结构与分带 研究发现过程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 稀有金属成矿
- 富含钴矿床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 EI收录)
- 7
-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赵俊兴 李光明 秦克章 唐冬梅 出版年: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8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306)资助
- 钴是各主要工业国家政府定义的重要战略金属.全球钴矿可分为大陆钴矿和现代海底钴矿两大类.大陆钴矿主要为沉积岩赋矿层控型、风化型和岩浆铜镍硫化物伴生矿,其余类型也有独立/共/伴生钴矿产出.在海底富钴的铁锰结壳和结核中虽有大量...
- 关键词:钴矿床 矿床类型 富集机制 矿床成因
- 中国内生稀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资源展望 ( EI收录)
- 8
-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包头稀土研究院 范宏瑞 牛贺才 李晓春 杨奎锋 杨占峰 王其伟 出版年:20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430,41930424,91962103);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1);包头市中科发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大项目(2017H1973,ZK2018H003)资助。
- 稀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我国内生稀土矿床与碳酸岩-碱性岩浆演化及氧化性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以碳酸岩型、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型和热液型最为典型,主要包括内蒙古白云鄂博、四川牦牛坪、山东微山、湖北庙垭、内蒙古巴尔哲...
- 关键词:碳酸岩型 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型 热液型 内生稀土矿床
- IPCC AR6报告解读:未来的全球气候--基于情景的预估和近期信息
- 9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周天军 陈梓明 陈晓龙 左萌 江洁 胡帅 出版年:202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701)。
- 依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第四章的内容,对未来全球气候的预估结果进行解读。报告对21世纪全球表面气温、降水、大尺度环流和变率模态、冰冻圈和海洋圈的可能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2100年以后的气候变...
- 关键词:IPCC AR6 气候预估 SSP情景 气温 降水 环流 海冰 海平面
- 喜马拉雅琼嘉岗超大型伟晶岩锂矿的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及分异特征 ( EI收录)
- 10
- 《岩石学报》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俊兴 何畅通 秦克章 施睿哲 刘小驰 胡方泱 余可龙 孙政浩 出版年:2021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802、2019QZKK0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510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2);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20-4-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070)联合资助.
- 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带是近年来提出的与高度结晶分异、异地深成淡色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战略远景区,目前其金属组合以铍-铌-钽(-锡-钨)为主。秦克章等(2021a)报道了在高喜马拉雅带珠峰地区发现的琼嘉岗锂矿,是喜马拉...
- 关键词:琼嘉岗锂矿 伟晶岩结构与成分 独居石和铌钽铁矿U-Pb定年 源区示踪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区域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