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的发现及意义  ( EI收录)  

Carbonate-hosted clay-type lithium deposit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温汉捷[1,2] 罗重光[1] 杜胜江[3] 于文修[4] 顾汉念[1] 凌坤跃[1] 崔燚[3] 李阳[1] 杨季华[1]

Hanjie Wen;Chongguang Luo;Shengjiang Du;Wenxiu Yu;Hannian Gu;Kunyue Ling;Yi Cui;Yang Li;Jihua Y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iyang 550081,China;College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Faculty of Land Resource Engineer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4]昆明理工大学国土与资源学院,昆明650093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2500)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65

期  号:1

起止页码:53-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JST、MR、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黏土型锂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分布稳定、开发利用成本低的特点,成为近年来全球寻找新类型锂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已报道的黏土型锂矿床成因上均与火山物质联系密切,本研究提出了成因机制与碳酸盐岩风化-沉积有关"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的成矿新类型.主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归纳为:(1)成矿物质来自基底的不纯碳酸盐岩;(2)主要以吸附方式存在于蒙脱石相中;(3)沉积环境对锂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还原、低能、滞留、局限的古地理环境有利于Li富集;(4)除Li外,还可能有Ga和REE的富集.根据这一新的成矿模型,通过科研示范性勘查,在滇中地区获得34×10~4t氧化锂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验证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这一新类型资源的成矿潜力.由于我国具有这一有利成矿条件的地区众多,可以预期,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将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的锂资源来源.

关 键 词:锂  碳酸盐岩 黏土型  风化作用

分 类 号:P618.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