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曲阜师范大学校报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新历史小说    历史观    《庄子》    重言    高校校报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9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报创新发展探究
1
《济宁学院学报》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周欣荣  出版年:2011
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媒体文化建设研究项目(SZ0905)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清醒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瓶颈,成为影响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紧迫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版面创新、开展深度报道、提升编辑水平,形成与网络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高...
关键词:互联网 校报 创新发展  
失衡的转向──“破”与“立”与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
2
《齐鲁学刊》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李钧  出版年:2001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
关键词:“破”与“立”  《人民文学》  叙事策略
论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
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周欣荣  出版年:2007
新历史小说擅长制造某种虚拟性甚至是荒谬的历史故事情节,把某类特定人群的"关系"的演变指定为社会形态变迁的标志以表现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用欲望化、偶然化、神秘化的历史去重构为个体所认可的历史图景。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历史观 重构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统
4
《学术界》曲阜师范大学校报 李钧  出版年:2001
八十年代以后 ,为促进中国学术现代化和学界的自觉 ,一些学者开始对学术史———本文称之为“学统”———进行整理。在建立“现代学统”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该注重的是 ,有哪些资源可以汲取 ,也就是在方略上要以“建构”为主 ...
关键词:中国现代  王国维  学统  实事求是精神 比较研究方法  自由竞争原则  八十年代  中国学术 “解构”  建立过程  本位思想 现代化  学术史 超功利 开放性  
解读《庄子》“重言”的诗质语言特色
5
《山东电大学报》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徐秀  出版年:2007
庄子运用"重言"的言说手段借他人之口传达己意,其语言具备汪洋恣肆、音韵和谐、深邃隽永等鲜明的诗性色彩。本文从想象、音韵、意境三个方面对《庄子》"重言"中语言的诗质特色进行了详致的探究。
关键词:想象  音韵 意境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6
《科技创新导报》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周欣荣  出版年:2010
大学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导向性、多样性、开放性、超前性等特点。当前,面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大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突出校园精神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浅析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消解
7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周欣荣  出版年:2010
新历史小说主要从消解旧的历史观念出发,颠覆传统历史小说中的英雄主题,力图向人们展示在权力话语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的民间世界,以另类的言说方式来结构自己的审美空间。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历史观 消解
从胸臆中流出的《雨巷》
8
《现代语文(高中版)》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徐秀  出版年:2001
关键词:《雨巷》 诗歌 戴望舒  情感 意象
略论曾国藩对桐城派后期文风的修正
9
《考试周刊》曲阜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 王斌  出版年:2007
曾国藩对后期桐城派空洞的文风和树立门户之见的流弊进行批判,并改变自方苞以来桐城派只重视唐宋散文的阅读习惯,广泛涉猎秦汉、魏晋文章,把骈文与辞赋的写作经验引入创作之中,注意修辞与声调的运用,修正了桐城文派片面追求文字雅洁的...
关键词:曾国藩 桐城派 修正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品牌态度的关系
10
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2010徐秀 任皓 谢雯雯 牛盾  出版年:2010
本研究以102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量表(CETSCALE)、消费者外显品牌态度量表测量其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和外显品牌态度,利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其内隐品牌态度。结果显示:消费者表现出极为...
关键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三成分态度模型  内隐联想测验 品牌态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