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792H指数:22WOS: 3 北大核心: 486 CSSCI: 501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富胜 吴越 王生升  出版年:2019
北京高校“双一流”资金支持
作为适应数字技术体系的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平台经济依靠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发达的算力以及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算法所支持的数字平台,跨时空跨国界跨部门地集成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活动,大力促进了...
关键词:平台经济 垄断资本积累  不完全竞争  劳动  不稳定就业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研究
2
《未来与发展》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文峰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06)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愈来愈重视乡贤文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乡贤文化的承载者、推动者,"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
关键词:新乡贤  乡村治理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内在意蕴、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世伟  出版年:2020
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成果。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作为一种新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统筹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缘自绿色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的内在意蕴,而其...
关键词: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内在意蕴 逻辑机理  实现路径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路径探析
4
《未来与发展》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玉霞  出版年:2016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资助系统兼容性不高、贫困证明存在舞弊空间、资助方式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与不足,直接或间接导致资助精准度不高、影响资助的公平公正;因此,如何有效精准认定、准确资助隐形贫困,如何有...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精准资助  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加强“四史”教育探析
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艳美  出版年:2020
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推广项目“专题教学与主题实践:‘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C021901704)的阶段性成果。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关于政党、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和集体记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和有力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担负"四史"教育的时代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
关键词:“四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历史认同 历史担当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析
6
《农业经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山学院 李小静  出版年:2018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农村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编号:HB16MK034)的阶段性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须之策。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量多质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人才流失已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最大障碍。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是持续投...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人力资源开发  新型职业农民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东生 宋怡如 刘巍  出版年:2019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要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讲建树德业,"树人"指培养人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撷取汉语中这两个惯用语之深意,以"立德树人"标识教育及其发展之根本,十分清...
关键词:教育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村民自治视域下的乡村德治论纲
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语和 雷园园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依法治国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溯源研究”(19BFX021)
乡村振兴要植根于中国乡村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植根于乡村土地上努力生活的具体的人,植根于多样性的乡村特色和集体记忆之中。立足乡村发展和村民的现实需要,回溯传统社会的德治传统,激活并超越性借鉴中国古代思想精华,乡村德治才能...
关键词:乡村德治  德治模式  民间调解 村规民约 乡贤治村  
“圈层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出圈对策
9
《学术探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琳  出版年:2021
2020年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TJKS20-004);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20SZK10055001);重庆市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1SKSZ089)。
在圈层交往"区隔化"、圈层信息"私密化"、圈层表达"脱序化"的多元传播矩阵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面临话语主体"失声"、话语内容"失调"、话语策略"失效"的破圈困境。在此情形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迫切需要在认知"圈层化"现象...
关键词: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主体话语失位  出圈维度  话语认同  
数字劳动异化——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阐释
10
《理论月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海霞  出版年:2020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共享发展视阈下的数字劳动”(2019YJSB028)。
马克思通过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为剖析社会生产奠定了基础。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形式,虽然没有消除异化问题,但不可否认,它的出现为异化理论带来了新变化。通过对劳资关系的重构,它实现了一定程度的...
关键词:数字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 主体性的复归  共产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