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旅游    乡村旅游    乡村    可持续发展    地质公园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512H指数:23WOS: 79 EI: 11 北大核心: 281 CSSCI: 91 CSCD: 16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
1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李裕瑞 曹丽哲 王鹏艳 常贵蒋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70300)。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发展 乡村功能  乡村价值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
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何成军 李晓琴 曾诚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度评价;障碍因子诊断及协同路径研究"(17XJY013);2018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四川省苍溪县三会村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提升帮扶与指导"(WMYC20183-167);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度重点科研立项"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协调障碍因子诊断"(CS18KYZD06)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动力系统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互相有效改善的各种力量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总和,而整个耦合动力系统是由集散机制的集聚力和扩散力、市场机制的推动力和拉动力、调控机制的促进力和抑制力构成。其中,六大力量在耦...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 耦合  动力机制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
《旅游学刊》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省遂宁市旅游局 李晓琴 银元  出版年:2012
国家社科基金(11XJY022);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
关键词:低碳旅游景区 概念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
4
《地理研究》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朱琳 黎磊 刘素 李裕瑞  出版年:2019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7Z04);成都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0912JXGG2015-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6;41731286)
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型...
关键词:村域 土地利用功能 影响机制  大城市郊区  乡村振兴  
基于AHP法的乡村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以川西林盘为例
5
《西北林学院学报》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李宇奇 罗奕爽 黎燕琼 彭培好 郑绍伟  出版年:2018
林业公益行业专项课题"美丽城镇森林景观的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04301)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村景观保护,明确乡村景观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川西林盘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乡村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103个林盘样地的分析,从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个方面,选取民居乡土特...
关键词:川西林盘 景观质量 评价体系  AHP法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综述:从水文过程到生态恢复
6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赵银兵 蔡婷婷 孙然好 倪忠云 张婷婷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50)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启发,国内学者提出了与城市水文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之道“海绵城市”。在梳理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关键词: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城市水文 生态恢复 韧性城市  
数字经济、农业数字要素与赋能产值——基于GAPP和SFA的实证分析
7
《农村经济》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罗浚文 李荣福 卢波  出版年:2020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课题“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研究”(编号:201921);农业农村部课题“‘十四五’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研究”(编号:201908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农业数字化改造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数字化改造在新时代包含了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产品销售数字化、农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数字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四个方面。数字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投入要素,本文使用遗传算法和投影寻...
关键词:数字经济 农业数字要素  数字经济变革范式  
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8
《应用生态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蒙大拿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杨达 易桂花 张廷斌 李景吉 秦岩宾 文博 刘志宇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9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7)资助。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屏障,研究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OD09A1数据反演的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2001—2018年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特征和变化...
关键词:青藏高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通径分析 驱动力  
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9
《资源开发与市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唐勇 张命军 秦宏瑶 梅燕  出版年:2013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编号:SQL2011C-O5);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编号:留金法[2011]5024号);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KYGG201313)
将旅游产业发展融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体制的系统创新与重要举措。四川秦巴山区是推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攻坚的关键区域,其实践经验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前期关于旅游扶贫模式的理论研究有...
关键词:旅游扶贫 连片特困地区 系统集成 秦巴山区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10
《地域研究与开发》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何成军 李晓琴 银元  出版年:2016
四川省2016年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WMYC20151016)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乡村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两个子系统预选指标选择的基础...
关键词:休闲农业 美丽乡村 耦合度评价  指标体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