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    

The evolution of village land-use func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suburb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Jiangjiayan Village in Chengdu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琳[1] 黎磊[1] 刘素[1] 李裕瑞[2,3]

ZHU Lin;LI Lei;LIU Su;LI Yurui(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Rural Planni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610059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7Z04);成都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0912JXGG2015-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6;41731286)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535-5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地多功能利用助推乡村振兴途径。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因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发生变化,并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政策等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趋势往往不同;(2)江家堰村经历了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阶段,其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态复合功能,生活功能转化为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土地利用功能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3)大城市郊区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受自然因素、区位条件、产业转型、区域政策及土地利用主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多功能属性,促进乡村价值提升。

关 键 词:村域 土地利用功能 影响机制  大城市郊区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F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