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沉积物    泥质区    表层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东海内陆架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1,149H指数:19WOS: 81 EI: 9 北大核心: 120 CSCD: 1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1
《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向荣 杨作升 Y.Saito 郭志刚 范德江 李云海 肖尚斌 石学法 陈木宏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211022;40206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批准号:KZCX3-SW-220)资助
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以上粒度指标与AMS14C测年相结合建立...
关键词:东海陆架 泥质区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小冰期 晚全新世
海南地幔柱与南海形成演化
2
《高校地质学报》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鄢全树 石学法  出版年:2007
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3DIB3J114)的成果
东南亚上地幔地震层析成像表明,海南岛周围之下存在地幔柱,近垂直的低波速柱体位于海南岛及南海之下,从浅部向下穿越660km的不连续面处(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并一直延伸到1900km。南海及周边地区包括雷琼半岛、海南岛、北部湾...
关键词:海南地幔柱  碱性玄武岩 南海形成演化  柱脊相互作用  
黄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粒度效应
3
《海洋科学进展》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杜德文 石学法 孟宪伟 程振波 陈志华 熊应乾  出版年:2003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底底质类型分类的多参数识别技术(2001AA613040)
分析了最近在南黄海获取的283个站位的表面沉积物样品,获取了粒度、元素含量等多项指标。对粒级含量、元素含量做了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并非所有元素分布都受沉积物粒度控制;具有粒度效应的元素不受所有粒级控制;元素含量与各粒...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地球化学粒度效应  相关性  “N”和反“N”样式  
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
4
《海洋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王昆山 石学法 林振宏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黄海沉积物热光性标型特征及其指示意义(49976018);"中韩黄海沉积动力学与古环境演变"合作项目(1991-2001)
利用大洋-50型海底取样器,在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125°E以西)海上调查获取了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其中包括1998年以来"黄东海地质地球物理补充调查"和"中韩黄海沉积动力学与古环境演变"2项研究所获得的样品共380个...
关键词: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  重矿物 组合分区  物质来源  
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环境影响
5
《海洋科学进展》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胡宁静 石学法 刘季花 黄朋 杨刚 刘焱光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渤海泥质区沉积物中铅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40806025);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我国海洋底质调查研究(908-ZC-I-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人类活动在渤海沉积物中的记录:铅同位素示踪(20080441155);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渤海沉积物中铅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示踪(GY02-2008G39);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渤海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GY02-2009G19)
测定了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平均值分别为Cu13.3 mg/kg,Zn 59.4 mg/kg,Pb 20.2 mg/kg,Cd 0.081 mg/kg,Cr 57.1 m...
关键词: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环境评价 莱州湾  
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
6
《岩矿测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高晶晶 刘季花 张辉 白亚之 崔菁菁 何连花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6038);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项目(201232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GY02-2009G2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03)
样品用HNO3-HF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海洋沉积物中15种稀土元素。研究了消解方法、酸体系和质谱干扰对稀土元素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高压密闭消解具有酸用量少、消解完全、消解过...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稀土元素 高压密闭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
7
《中国科学(D辑)》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鄢全树 石学法 王昆山 卜文瑞 肖龙  出版年:2008
青岛市科技将才专项计划项目(批准号:05-2-JC-79);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2003DIB3J114)资助
南海海盆玄武质岩石的全岩K-Ar年龄为7.9~3.8Ma,为南海扩张停止(15.5Ma)后、晚中新世以来的板内火山作用的产物,可与其周边地区(如雷琼半岛、南海北缘及中南半岛等)同期火山作用的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新生代碱性玄武岩 DUPAL异常 海南地幔柱  南海海盆  地球化学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8
《海洋科学进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刘升发 石学法 刘焱光 朱爱美 宋晓红  出版年:2010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课题--CJ1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908-01-CJ12);重要三角洲演变规律及重大事件的沉积记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908-02-02-05);我国近海海洋底质调查研究(908-ZC-I-05)
通过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TOC)、常量元素氧化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P2O5,TiO2,MnO),探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常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沉积物 常量元素  因子分析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9
《海洋科学进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李西双 刘保华 华清峰 赵月霞 刘晨光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研究(40606014);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课题--DW01区块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908-01-DW01)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显著的地震带。利用最新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资料研究了渤海海域内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在渤海,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主要由沙西断裂、埕北断裂、沙南断裂、沙东北断裂、柏各庄断...
关键词:张家口-蓬莱断裂带  渤海  晚第四纪 活动性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浅层构造变形和活动性 ( EI收录)
10
《科学通报》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西双 赵月霞 刘保华 刘晨光 裴彦良 韩国忠 华清峰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060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2008G12)资助项目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断裂带,在华北地区也是一条地震活动带.利用在渤海最新获得的总长约4000km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资料,对郯庐断裂渤海段晚更新世以来的变形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呈...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构造变形  断裂活动性 晚更新世 渤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