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向荣[1] 杨作升[2] Y.Saito[3] 郭志刚[2] 范德江[2] 李云海[2] 肖尚斌[1] 石学法[4] 陈木宏[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003 [3]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Tsukuba,Ibaraki,305-8567,Japan [4]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6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0211022;40206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批准号:KZCX3-SW-220)资助

年  份:2006

卷  号:36

期  号:7

起止页码:654-6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4、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以上粒度指标与AMS14C测年相结合建立了近2300a东亚冬季风高分辨率的时间变化序列.结果表明近2300a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00aBP(50AD)以前和1450~780aBP(500~1170AD)这两个阶段东亚冬季风相对较弱,与气候变化的暖期相对应;1900~1450aBP(50~500AD)和780~219aBP(1170~1731AD)两个阶段为东亚冬季风强盛期,与气候变化的冷期对应,后者为近2300a以来最寒冷的气候阶段,对应于小冰期.其中各阶段内部东亚冬季风有明显的次级波动.在1900aBP(50AD)和780aBP(1130AD)前后有两次明显的阶段性的气候由暖转冷突变事件,后者可能与全球尺度大气环流的改变有关.

关 键 词:东海陆架 泥质区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小冰期 晚全新世

分 类 号:P5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