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储集层    石炭纪    碳酸盐岩    气田    川东石炭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机械类    

被引量:51H指数:4EI: 7 北大核心: 9 CSCD: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川东石炭系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的确定 ( EI收录)
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成都理工学院 周文 王允诚 张高信 冉宏 蒲家奇  出版年:1996
将川东石炭系储层划分为中孔中渗(Ⅰ级)、中孔低渗(Ⅱ级)、低孔低渗(Ⅲ级)和超低孔渗(Ⅳ级)4级,提出以2%及50%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界线划分储层和非储层,再依据储层级别及其所处气水界面以上位置,通过对比注入浮力与各级...
关键词:石炭系 白云岩 储集层 有效储层 下限标准  石油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的构造分析 ( EI收录)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冯青平  出版年:1993
大池干井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其石炭系天然气的聚集主要受背斜及断层控制.早期,当背斜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两翼出现一对反冲断层组合成倒“八”字形断层-高点圈闭时,因圈闭发育较早、封闭较好而富存天然气;后期,在扭压...
关键词:大池干井  构造带 天然气勘探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构造形成机理及勘探评价
3
《四川地质学报》成都理工学院 周文 王允诚 蒲家奇 孟德琴  出版年:1994
本文研究了大池干井构造带二叠系阳新统顶面的古构造特征,众多地质资料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构造物理模拟结果反映出古断裂在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该构造带下一步天然...
关键词:大池干井构造带  构造形成机理  构造物理模拟 古拉张断裂  
川东石炭系气藏分类及特征研究 ( EI收录)
4
《天然气工业》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张高信  出版年:1993
川东石炭系气藏受继承性古隆起的控制和后期的系列次生改造,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有利含气区。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石炭系气藏的类型和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特征,并提出了今后高效开发石炭系气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石炭纪 气藏 分类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及挖潜勘探评价 ( EI收录)
5
《天然气工业》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科研所 蒲家奇 孟德勤 周文  出版年:1995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史,采用沉积补偿法研究了川东大池干并构造带下二叠统顶的古构造情况。结果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带关系密切。实验室模拟了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进而指出了该构造带的有利勘探方向...
关键词:气田 构造带形成  油气勘探 天然气勘探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的识别 ( EI收录)
6
《天然气工业》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张荣义 蒲家奇  出版年:1993
本文以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岩心孔隙类型为基础,结合各种孔隙类型的测井曲线特征,研究得出了判别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测井定性判别气、水层的符合率和定量解释精度。
关键词:碳酸盐岩 石炭纪 储集层 孔隙类型
一井两层分采工艺新技术在铁山气田的应用及评价
7
《钻采工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冉宏 林盛旺  出版年:2000
铁山气田是具有多产层迭合型的“小而肥”气田 ,具有实施一井两层分采工艺新技术的地质条件。一井两层分采工艺新技术在铁山 2 1井、铁山 5井实施中 ,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取得圆满成功。不仅为铁山气田实现四套产层立体高...
关键词:铁山气田  分采工艺  封隔器 模拟  一井两层分采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区块整体油层改造评价中的应用
8
《钻采工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刘友家 曾顺鹏 杨秀文  出版年:1999
油层改造是低渗透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整体油层改造配套工艺的发展和完善,使得经济开发该类油田成为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一切工艺措施优选的基本原则。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能针对不同区块油气藏的压裂、酸化现状,总...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 油层改造 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裂缝在石炭系储层中的作用和少井高产的开发分析
9
《钻采工艺》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 张高信  出版年:1997
川东石炭系储层作为层状、次生孔隙普遍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整体开发的地质基础,气井产能主要受裂缝控制。研究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发挥石炭系整体开发和少井高产有着双重优势。文中对地质特征和开发方式作了分析。
关键词:石炭纪 储集层 裂缝 高产 气藏开发
小切口剥离治疗腋臭症68例体会
10
《中国美容医学》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职工医院外科 吴昌来  出版年:1998
我科自1987年~1997年间采用小切口剥离法治疗重度腋臭症68例,其中57例经5年~10年随访无复发和并发症,其余11例因参军离开本地未获随访资料。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共68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49...
关键词:小切口  腋臭 随访资料 女性患者 手术方法  剥离法 氯化铝溶液  非手术治疗  并发症  脂肪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