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哲学    儒家    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亚里士多德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16,168H指数:43北大核心: 2,048 CSSCI: 2,023 CSCD: 27 RDFYBKZL: 47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8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当代认同危机及其重建——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成兵  出版年:2004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解构和重塑着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这为各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与此同时,全球化又无情地侵占和挤...
关键词:当代  认同危机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现代性  社会实践 内敛性  外散性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
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韩震  出版年:2010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06BaZX023)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认同问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人们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
关键词: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历史进程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崔新建  出版年:2004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这意味着,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或者说认同本身就...
关键词:文化认同 起源  自我中心 文化理念 社会转型 文化冲突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吴向东  出版年:2005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基于历史辩证法,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那里表现为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个性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  社会形式 空想 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过程 马克思  义理 人的发展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5
《哲学研究》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孙伟平 贾旭东  出版年:1998
关键词:网络社会 因特网  现实社会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 网络道德 电子空间  道德意识 信息高速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
6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董磊明  出版年:2010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项目批准号06BSH033)的阶段性成果
村庄公共空间得以维持离不开四个要件:公共场所、公共权威、公共活动与事件、公共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向乡村社会渗透的市场经济因素和导致乡村组织权威不断衰弱的农村政策使得公共空间不断萎缩,这个过程也是村庄日益陌生化,...
关键词:公共空间 公共资源 公共权威 国家权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
7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沈湘平  出版年:2022
现代化与传统并非简单二元对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其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答西方现代化道路总问题也是人类总体性危机的基本提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逻辑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传统文化 中和位育  安所遂生  
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方式
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杜中臣  出版年:2005
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依据,在于它的社会性质及其选择经营方式的自由能力。就其内容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就其实现方式来看,有劳工组织、协会、消费者的倡导、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认证,企业自愿担负责任。企业...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人权 和谐发展  
人文素质及其培养
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崔新建  出版年:2003
编者按 :由中国人学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人文素质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1月 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首都学术界的 4 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人文素质提出...
关键词:人文素质 培养  
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
10
《法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柏峰 董磊明  出版年:2010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主法制进程中的乡村司法制度建设研究"(批准号09CFX060)的成果
当前乡村司法呈现出双二元结构形态:基层法官的司法有着法治化和治理化两种形态,乡村干部的司法则是治理化形态。综合考量乡村社会变迁及其所受到的结构性约束,双二元结构形态可以呼应乡村社会的司法需求,回应乡村纠纷的延伸性和非适法...
关键词:乡村司法  治理化司法  法治化司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