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英语教学    中学生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8H指数:3北大核心: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发展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掌握英语
1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谢翠平  出版年:2007
有一个普遍现象,学习英语多年,既不能开口说也写不出顺畅的文章,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过于注重讲授语言形式和语言的用法。
关键词:语言形式 学生  学习英语 实践性  英语表达 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  文章  思想  发展思维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天津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杨程光  出版年:2006
关键词: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学生观 文字表述 语文课
中职物理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刘秀萍  出版年:2010
中职物理作为一门承继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课程,对中职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 中职教育 创新能力  方法  
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4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高红伶  出版年:200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得到普及,各个学校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了获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反应信息,我特意对我校的高中班和蓟县一中的部分班级进行了调...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生  多媒体教学 课件设计 调查结果  数学教师 注意力 学校  科学技术  
构建语文教学的桥梁——谈课堂导入艺术
5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刘宏英  出版年:2007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 桥梁 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  学习情境 导语 兴趣  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尝试
6
《天津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张广宏  出版年:2005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 比较法 基础学科 语文学科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  
历史课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301900 黄秀华  出版年:200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关键词:教学观念 课堂提问 历史课 创新教育
用信息技术整合“体育与健康”教学之我见
8
《中小学电教(综合)》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学民 宋桂然  出版年:2007
教育正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给教育带来这种巨变的是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信息技术整合 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现代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学科教学
让英语教学具有诱人的魅力
9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张爱君  出版年:2007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一堂好课进入高潮时,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是那么聚精会神,整个身心都融入了教师精彩的讲解之中。英语教学应力求达到这种效果,从而具有诱人的魅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师  学习兴趣  不定式短语 参与动机 掌握知识 高潮时  
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10
《天津教育》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李华凤  出版年:2008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新课标”对阅读和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诠释:“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审美体验 能力的培养  教师指导 语文教学 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阅读能力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