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灌南县农业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稻    旱育秧    水稻旱育秧    高产栽培    淮山药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116H指数:5WOS: 1 北大核心: 8 CSCD: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施氮量对稻季氨挥发特点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1
《中国水稻科学》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灌南县农业局;吴江市农业委员会 叶世超 林忠成 戴其根 贾玉书 顾海燕 陈京都 许露生 吴福观 张洪程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22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3)
在砂土和黏土两种土壤类型上,研究了施氮量对田面水NH4+-N浓度、氨挥发损失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剖面氮素含量的影响。施氮后田面水NH4+-N浓度和氨挥发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施氮后1~3 d达到峰值...
关键词:氨挥发 施氮量 土壤类型 氮素利用率 水稻生长季  
水稻旱育秧弱苗成因及预防转化措施
2
《农业科技通讯》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作栽站 赵加生 黄开忠 周建传 张正环 倪丹  出版年:1999
我县从1992年引进示范水稻旱育秧技术,至1998年全县累计旱育秧苗床面积达0.33万hm^2,移栽大田6.6万hm^2次,占全县水稻累计总面积的36.8%.但旱育秧在育秧过程中,往往由于技术不到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弱苗,...
关键词:水稻 旱育秧 弱苗 成因  预防  转化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群体质量特征及其调控技术
3
《杂交水稻》江苏省连云港市作栽站 王龙 秦德荣 韩逢春 马乃元  出版年:1995
通过3a的大面积丰产方及小面积攻关田的实践,明确了杂交水稻单产在9.8t/hm2水平的穗粒构成指标。指出了其高产群体的质量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从杂交稻旱育抛秧不同的水...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 栽培 群体质量特征  调控技术  
无公害淮山药标准化生产技术
4
《作物杂志》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连云港市农科院;灌南县环保局;灌南县财政局 汤化昌 张灿宏 陈如恩 孙朋 梁琳玲 严政  出版年:2005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2)028)
关键词:标准化生产技术  淮山药 无公害 经济作物 高产高效 菜药兼用 加工增值  高效农业 推广品种  农民增收  
影响杂交稻旱育抛秧立苗的因素及提高立苗与增产的措施
5
《杂交水稻》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 韩逢春 马乃元  出版年:1995
从杂交稻旱育抛秧不同的水层深度、秧苗素质、根部带土与否和立苗效果等3个方面,安排试验进行考查,并从今后大面积推广的角度出发,对杂交稻抛秧适宜的基本苗数;秧苗素质;肥水促控;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也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杂交水稻 旱育抛秧 立苗 增产
水稻白叶枯病近年危害上升原因及对策浅析
6
《农业网络信息》灌南县农业局;灌南县植保站;灌南县新安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汤化昌 吴秀玲 周伟民 王玉芳 汪小梅 焦敏  出版年:2007
水稻白叶枯病在灌南县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本文通过对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该病的防治策略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指导本辖区的白叶枯病防治。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 发生原因  对策  
水稻旱育秧的需水特点及水分运筹技术
7
《作物杂志》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作栽站 赵加生 倪丹 周建传  出版年:2000
关键词:水稻 旱育秧 需水特点 水分运筹技术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8
《当代农业》灌南县农业局 周建传 何建国  出版年:1997
关键词:玉米 大斑病 小斑病 综合防治  
大棚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9
《食用菌》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灌南县李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徐凤珍 李兰标 高波 徐士清 李春艳 王洁  出版年:2006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蘑菇栽培 大棚栽培 农村环境污染 畜禽粪便  合理利用  生物肥料 有机食品  生态农业  栽培工艺
淮北油菜晚霜冻害发生规律及其应变措施
10
《江苏农业科学》灌南县农业局;田楼乡农技站 周建传 黄开忠 赵加生 吴井荣 张爱萍  出版年:1998
春季晚霜使油菜叶片、蕾、花、薹都受冻。冻害轻重与极端最低温度、低温持续时间、低温后气温回升快慢和油菜生育时期等因素有关。遭受晚霜冻害的油菜,失水后发生青枯,光合强度减弱,呼吸强度增加,贪青迟熟。对遭受晚霜冻害的油菜,可以...
关键词:油菜 晚霜冻害 发生规律  补救措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