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不公    公众    指责    当事人    社会心理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41H指数:3北大核心: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行政诉讼——谈行政诉讼中的调解
1
《人民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刘少军 郝兴辉  出版年:2005
一、问题的提出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中有明确规定。这条原则被认为是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之一,藉以同民事诉讼相区别,学术界在此问题上基本形成通说。这一原则的根据是大陆法系的“行政机关没有对国家权力...
关键词:行政诉讼 调解制度 行政机关 处分权 法院调解
为什么公正的判决会被公众指责为不公
2
《政法论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张真理 高小岩  出版年:2009
之所以会出现公正的判决被公众指责为不公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律世界与生活世界认知模式迥然有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事实认知、法律认知和法律判断形成上。大众传媒出于某种认知偏好,往往会对司法裁判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此后再公之...
关键词:公正的判决  法律事实 法的诠释性  法律判断 大众传媒
论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
3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李贺霞 刘茵  出版年:2002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是理论界争议较大的两个问题 ,阐述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定标准和范围都应以设立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目的为指导思想 。
关键词: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的目的  确定标准  范围  
实现司法中立性和被动性的几点设想
4
《人民司法》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曹源  出版年:2005
司法的中立性原则是指法院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以中立的身份和地位,依公正、科学的司法程序,居中解决诉讼双方纠纷的行为规则。司法的被动性原则则是指法官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不主动介入案件,而是遵循“民不告官不究”或不告不理的原则,...
关键词:司法程序 中立性原则  被动性 法律实施 行为规则  不告不理 法院  公正 纠纷  
对规则外能动司法的调查研究——以超越规则的执行为例
5
《司法改革论评》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刘书星  出版年:2007
司法能动性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争议时,除了考虑法律规则以外,还要考虑具体案件的事实、法律原则、案件的社会影响、道德、伦理、政策等因素,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做出最后的决定。在这种意义上,能动司法也可以理解为超越纯粹法学意义...
关键词:纠纷解决 纯粹法学 法律原则 法律适用  法律漏洞 外能  程序保障  社会影响  民法通则  规治
假离婚,案里案外多悔恨
6
《法律与生活》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孙莹  出版年:2010
原本为了多拿一点拆迁安置款而决定假离婚,张强做梦也没想到李香假戏真做,将了自己一军。唯一的一套产权房被李香拿走了,张强没有了住房,拿到的拆迁款也早已花光,如今生计窘迫。
关键词:离婚 悔恨 拆迁安置 产权房 张强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刑事和解之适用——法经济学分析与制度建构
7
《福建法学》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 郑惠元  出版年:2009
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量增多,审判工作难度不断提高,稀缺司法资源与快速增长司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刑事和解制度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缓解司法供需矛盾的新路,目前尚未应用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判实践。从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
关键词:知识产权 犯罪 刑事和解
贷款诈骗罪犯罪主体的完善
8
《人民司法》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王萍  出版年:2005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不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实践中,使用欺诈方法,如编造贷款理由,使用虚假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方式,以诈...
关键词:贷款诈骗罪 非法占有 金融机构  虚假合同 抵押物价值 数额较大 证明文件  欺诈  银行  担保  
民事诉讼中未成年证人的心理性应激源及其消除
9
《青少年犯罪研究》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周琳  出版年:2008
国内外学者对于“未成年证人保护”这一课题的研究多限于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中大都关注未成人证人的作证能力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应激”概念是其危害性入手,借鉴各学者对刑事诉讼中未成年证人保护的研究成果,探索民事诉讼中...
关键词:未成年人  证人保护 民事诉讼 应激源 心理性 刑事诉讼  社会心理学 法定代理人
为什么这样确定杨家三兄弟的继承份额?
10
《法学杂志》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 刘朝仁  出版年:1981
今年一月,我们受理了这样一起继承案件,原告人杨××(五十岁,工人)和被告人(五十三岁,退休工人)、关系人(四十一岁,精神病患者)是同胞兄弟。父死后,被告人于一九四六年与母郜×分家单过,郜×为此登报与被告人脱离母子关系。解...
关键词:被告人  关系人 原告人 精神分裂症  合法继承人  母子关系 赡养义务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院 北京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