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蚌埠市博物馆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博物馆    遗址    双墩遗址    文物保护    馆藏    

研究学科:建筑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被引量:201H指数:9EI: 1 北大核心: 15 CSSCI: 1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
1
《文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阚绪杭 周群 钱仁发 王元宏  出版年:2010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于2006~2008年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主要由封土堆、白土垫层、墓坑和墓道、墓底埋葬等部分构成。随葬器物十分丰富,以...
关键词:发掘简报  蚌埠市  安徽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8年  春秋 国家文物局  发掘工作  
安徽蚌埠市双墩一号春秋墓葬
2
《考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阚绪杭 周群 钱仁发  出版年:2009
为带封土和阶梯式墓道的圆形竖穴土坑墓,发现了许多独特而复杂的遗迹现象。随葬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类铜器、彩绘陶器、几何硬纹陶器、漆木器以及玉、石器等。铜器铭文表明墓主人应是"钟离国君柏",时代大致为春秋中晚期。此墓的发掘,为...
关键词:安徽  双墩一号墓  春秋中晚期 钟离国  
双墩遗址黑陶渗炭工艺初探
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蚌埠市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朱铁权 王昌燧 徐大力 吴隽  出版年:2005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JCXNo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5046)
双墩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个重要遗址。该遗址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黑陶,黑陶的制作工艺有多种,为探明双墩遗址黑陶的制作工艺,采用了XRD、喇曼光谱、重烧试验、显微、岩相、SEM和EDS探针等技术,对双墩遗址出土黑陶和...
关键词:黑陶  炭黑 渗炭工艺  陶衣  
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
4
《考古学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 阚绪杭 周群  出版年:2007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1985年11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南距淮河约4、北距北肥河约2.5公里(图一)。双墩遗址位于双墩村北200米的台地上,台地呈三角形,为该遗址的中心范围,保存面积约12000...
关键词:遗址发掘 蚌埠市  安徽省  新石器时代 文物普查 三角形  
春秋钟离君柏墓发掘报告
5
《考古学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阚绪杭 周群 钱仁发 王元宏  出版年:2013
201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群舒文化比较研究”;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江淮群舒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的支助(项目编号:12BKG007和11YJA780002)
钟离君柏墓即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位于安徽蚌埠双墩村境内,东经117°31’一117°11’,北纬33°01’一32°49’。双墩村内两座古墓葬具有高大的封土堆,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两座墓葬问距80米,一号墓位于东北(图一)...
关键词:发掘报告  春秋 东北  葬具 古墓 墓葬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
6
《东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 王吉怀 赵兰会  出版年:2008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较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中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对其发掘,为考证与相邻地区同类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弥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更重要的是为求证大禹治水史绩、探索...
关键词:禹会村遗址  龙山文化 文明起源
蚌埠双墩遗址刻画符号简述
7
《中原文物》蚌埠市博物馆 徐大立  出版年:2008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数量最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它的表现形式、刻画方法以及符号的组合形式对研究我国汉文字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蚌埠双墩遗址  刻画符号  文字起源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ka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 EI收录)
8
《地理学报》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蚌埠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蚌埠市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张广胜 朱诚 王吉怀 朱光耀 马春梅 郑朝贵 赵兰会 李中轩 朱青 金爱春  出版年: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21B02);皖西学院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9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专项科研基金(20070284067)资助~~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ABYT2004探方厚150cm剖面的27个样品的磁化率、Rb/Sr、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以及遗址周围地貌形态演变的分析,结合AMS14C年代全面提取4...
关键词:环境变化  4.5-4.0  KA BP  龙山文化 大禹治水 禹会村遗址  淮河流域
试析双墩遗址植物类刻划符号
9
《东南文化》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 徐大立  出版年:2006
重点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自然环境、植物类刻划符号的类别与内容。并尝试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在双墩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双墩遗址 植物类刻划符号  内容和意义试析  
安徽蚌埠市禹会龙山文化遗址祭祀台基发掘简报
10
《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蚌埠市博物馆 钱仁发 王吉怀  出版年:2013
禹会遗址是淮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这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表明并非单纯的居住遗址。丰富的出土遗物,为探索黄河、长江及淮河流域龙山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探索...
关键词:安徽  蚌埠市  禹会遗址  礼仪性建筑基址  龙山文化晚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