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ka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 EI收录)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of Longshan Culture Period on Yuhuicun Site from 4.5 ka to 4.0 ka BP,Bengbu,Anhu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安徽六安23701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4]安徽蚌埠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安徽蚌埠233000 [5]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安徽滁州239012 [6]蚌埠市博物馆,安徽蚌埠233000 [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21B02);皖西学院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9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专项科研基金(20070284067)资助~~
年 份:2009
卷 号:64
期 号:7
起止页码:817-8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ABYT2004探方厚150cm剖面的27个样品的磁化率、Rb/Sr、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以及遗址周围地貌形态演变的分析,结合AMS14C年代全面提取4.5-4.0kaBP龙山文化时期的环境演变信息,探讨环境变迁对该区龙山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1)4500aBP气候湿润,淮河流域处于高水位,遗址及周边被水淹没,遗址考古学文化尚未出现;(2)4500aBP开始气候趋向干旱,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龙山文化开始出现和发展;(3)龙山文化中后期环境开始趋向暖湿,降雨量增加,河流水位开始上涨,洪水灾害频发,至4100aBP前后是淮河流域洪灾发生的高峰期,这是大禹治水史实的客观前提;(4)4100aBP后的龙山文化晚期气候开始向冷干过渡,河流水位下降,遗址区农业生产受到制约,龙山文化迁移消失。
关 键 词:环境变化 4.5-4.0 KA BP 龙山文化 大禹治水 禹会村遗址 淮河流域
分 类 号:P531] K878[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