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乡村    脱贫攻坚    中华民族    民主改革    共同体意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783H指数:11北大核心: 216 CSSCI: 152 CSCD: 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志智双扶”问题研究
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汪三贵 胡骏 徐伍达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精准扶贫与互联网扶贫的实施机制与效果评估研究”(71661147001)
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高度耦合,是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针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凸显的特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应更加注重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将脱贫攻坚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关键词: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扶志  扶智 精神扶贫
西藏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讨
2
《西藏研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博瀚 王文力  出版年:2019
2019年度西藏社科院一般项目“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项目编号:19DZHMZ15);重大项目“坚持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9ADCMZ11)阶段性成果
西藏是有着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民族聚集区。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是促进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重要途径。西藏作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旅...
关键词:西藏  旅游文化 交往交流交融  
《韦协》译注(二)
3
《中国藏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巴桑旺堆  出版年:2011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
关键词:韦协  吐蕃  韦·赛囊  桑耶寺  佛苯之争  汉译 注释
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
4
《西藏研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顿珠拉杰  出版年:2003
在苯教研究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在象雄及其文化特征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从文献记载可以大致勾画出象雄及其文化的分布情况,但是如果能够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来证实文献历史就更具科学性。反过来,考古研究也需要有文献记载来说明其文化内...
关键词:西藏西北部  象雄遗迹  田野调查 苯教 民俗传说  古迹点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5
《云南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系;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 凌文锋 罗招武 木霁弘  出版年:2018
茶马古道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呈现多学科参与、多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资料已得到了深入分析,涉及了概念辨析、时空分布、物资贸易与商帮组织、文化交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内容。但以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
关键词:茶马古道 交通网络 交流互动 商帮组织  
生态人类学与西藏草地研究
6
《中国藏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白玛措  出版年:2005
以往,关于西藏草地问题的研究中,缺乏一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某些缺憾。本文尝试应用生态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思考方式切入这一研究领域,从而使西藏的草地研究为西藏草业的发展模式提供更为广阔的...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草场载畜量  地方知识
《韦协》译注(一)
7
《中国藏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巴桑旺堆  出版年:2011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
关键词:韦协  吐蕃  韦·赛囊  桑耶寺  佛苯之争  汉译 注释
中国边疆研究中的“边疆性”问题探讨——以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解析为例
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孙勇 王春焕  出版年:2019
李安宅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边疆性"概念,并且认为经过一系列的边疆社会工作,可以使"边疆性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这个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探究意义。对于李安宅的"边疆性"与如何消解"边疆...
关键词:边疆研究 李安宅 边疆性  现代性  边疆理论  
精准扶贫视角下西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
《西藏研究》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 张华娜 张雁军  出版年:2020
西藏大学2018年度教改项目“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ZDXJGY201826)阶段性成果。
2018年以来,随着《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的发布,“语言扶贫”逐渐被学界关注,“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成为共识。通过“语言扶贫”,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普通话与规范汉字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语言红利”...
关键词:精准扶贫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语言政策 西藏  
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挑战及实践路径
10
《西藏研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蓝国华  出版年:2022
中央党校西藏县处级民族干部培训班(第70期)学员课题成果,指导老师:王小彬,组织员:李惠、黄各,课题组成员:蓝国华(执笔)、高军涛、汪刘艳、张金波、尹友樯、刘小斌、马建国、宋崇银、刘玉昌、达瓦次仁、杨继军、普布次仁。
新时代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有利于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利于西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利于西藏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有利于美丽西藏建设,同时也面临着反分裂斗争、发展不平...
关键词:新时代  西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