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霍邱县第二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中化学课程    课堂    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轻工类    机械类    

被引量:69H指数:4北大核心: 14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
1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关强  出版年:2012
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存在的十"多"、十"少"现状,并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建议: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各个模块互通的、综合性的实验;关注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比较等。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研究 分析报告  探究能力  
我国海峡两岸中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化学用语的区别简介
2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关强 刘春生  出版年:2012
通过对我国海峡两岸高中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比较,对两岸教科书中化学基本概念表述与化学用语的表达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为两岸高中化学教学交流与课程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用语 化学教科书
浅谈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
3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出版年:2009
化学教研论文重在选题。结合作者撰写教研论文的经验与体会,从5个方面讨论了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
关键词:化学  教研论文 选题  
谈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教学
4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杨明生 邱寒  出版年:2010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利用已有经验,快速更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通过简约化处理,准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判断;进行科学探究,总结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有效教学 科学探究  概念建构  
“非典”消毒与化学消毒剂
5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出版年:2004
“非典”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环境消毒是预防“非典”的首要形式。 2 0 0 3年 5月 ,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性消毒措施指导原则》 ,认定过氧乙酸、二溴海因、环氧...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 化学消毒剂 环境消毒 过氧乙酸 二溴海因
关于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两个问题的讨论
6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出版年:2008
主要讨论了原电池、电解池两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形式问题,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与电解质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电极反应 书写  问题  讨论  
“蚂蚁的通讯”实验改进与课堂生成设计
7
《生物学教学》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 周玲玲 吴孝良  出版年:2021
安徽省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生物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No.JK19004。
"蚂蚁的通讯"实验选材、探究过程等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操作难度较大。基于教材对实验进行改进,降低实验难度,使得操作性更强,并突出了课堂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蚂蚁通讯  科学探究  实验  核心素养  
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高中化学课程中元素化合物部分内容比较研究
8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 杨明生 方礁 张纯瑞  出版年:2012
通过对化学课程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的高中化学课程在元素化合物内容安排上各有特点。大陆主要安排为必修内容,台湾地区主要安排为选修内容。同时,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各自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 课程内容 内容编排  
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调查
9
《化学教育》安徽霍邱县第二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杨明生 阎蒙钢  出版年:2008
高中进入新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被提升到历史的高度。通过对师生的化学课程资源的调查显示,在传统课程目标下,广大师生在化学课程资源的观念方面有严重缺失,学校在化学课程资源构建方面仍有诸多问题。
关键词:高中  化学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调查  
浅谈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10
《课程教育研究》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 陈玉柱  出版年:2018
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对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深入分析。本文试图对信息技术如何与生物课程进行合理...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课程 整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